横浦楼船静,西风草树雕。
城荒百战在,地入九江遥。
豪杰争先后,山陵惨寂寥。
郁孤台下水,流恨自南朝。
【注释】
虔州:今广东赣州市。丙申:宋孝宗绍兴五年(1136)。楼船:战舰。雕:雕刻,这里指战乱。百战:经过多次战斗。地入九江遥:地势高远,进入江西境内。南朝:指南朝陈国。水:指江水。南朝:指南朝陈国。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江西任上所作,表达了对历史的慨叹和对现实不满的愤懑情绪。全诗八句,每四句为一组,第一组写景,第二组叙事,第三组议论,第四组抒情;首尾两句则以感慨作结。全诗句句对仗,字字工稳,音韵和谐,意境深远。
前四句写景。首二句“横浦楼船静,西风草树雕”,描写虔州的景物。楼船在横浦停泊下来,静静地不动声色,秋风吹过,草木凋零,一片荒凉景象。“雕”字用得精当,既形容秋风的凌厉,又暗示了战争的破坏作用,同时给人以苍凉悲壮之感。
后四句叙事。“城荒百战在,地入九江旁”,“百战”、“九江”,都是点明虔州的历史背景。“城荒”说明虔州历经沧桑;“百战”说明虔州曾经是战场,有无数的战争遗迹;“地入九江旁”说明虔州曾经是军事重地。这四句叙事,交代了虔州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背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中间四句议论。“豪杰争先后,山陵惨寂寥”,意思是英雄豪杰争功逐利,但结果却都悲惨凄凉,无人能逃脱这个厄运。“争先后”与“惨寂寥”相呼应,进一步揭示社会现实的黑暗面,抒发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末两句抒情。“郁孤台下水,流恨自南朝”,意思是郁孤台水流向南方,而诗人的遗恨也随水流入南朝去。这两句既是诗人感情的升华,又是对现实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郁孤台这一典型意象,把个人命运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表达出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