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千里去,风雪上行车。
南浦悲长路,西河叹索居。
江猿啼远近,天水入空虚。
莫作经年别,高堂正倚闾。

【注释】

  1. 屠:人名,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2. 癸巳:古代纪年方法之一,以干支纪年。“癸巳”即指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冬。
  3. 故人:对老朋友的尊称。
  4. 千里(qiān lǐ),风雪上行车:意谓故人远行,千里迢迢,冒着风雪上路。
  5. 南浦:指长江边的渡口。悲长路:指离别之情。
  6. 西河:指黄河之西。叹索居:意谓感叹自己客居他乡。
  7. 江猿:指长江边山中啼叫的猿猴。啼远近:意谓猿声哀怨。
  8. 天水:指天上的水气。入空虚:指流入虚空。
  9. 高堂倚闾:意谓故人在家乡时常常倚门望远。
    【译文】
    朋友你千里跋涉去闽地,冒着风霜雨雪赶路。
    你在长江边送别友人,感叹自己客居他乡。
    在长江边上听那凄厉的猿啼,仿佛看到天与水的交融。
    不要像经年的分别那样,故友仍在你家门前等你。
    【赏析】
    这首送别诗是作者于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冬,从福建返回故乡途中所作。诗写诗人送别朋友屠某去闽地的情景。
    开头两句点明送别时间、地点和对象。“故人千里去”,说明朋友要远去;又因为“千里”,“风雪上行车”,可见天气严寒,道路艰难。“故人千里去”,是送别的缘起;“风雪上行车”,又是送别的缘起。“南浦悲长路”,是送别的情境;“西河叹索居”,则是送别的缘由。“南浦”“西河”,都是指地名;“悲”“叹”两个动词,写出了送别时的心情。
    中间四句进一步渲染送别的气氛。“江猿啼远近”一句,既是眼前实景,又是心中虚境,更兼有“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之妙境,使读者如置身其间,感同身受。“天水入空虚”,则把天地间的空灵、渺远表现得淋漓尽致。“莫作经年别”,这是说,你不要以为这次分别就是永别;“高堂倚闾”,这是说,故人在家乡时经常倚门望远,盼着你早日归来。这一联既写别后相思,也暗含着对友人此行的祝愿。
    全诗构思缜密,脉络清晰。开篇即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原因;中间四句紧承上文,进一步描绘出一幅离情依依的画面,同时抒发出作者对朋友的关切和祝愿;末尾再回到开头,由“故人千里去”引出“莫作经年别”的嘱咐,使全诗浑然一体,结构紧凑完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