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表经营,合西乡槚本之勋,永垂不朽;
九重顾托,问召奭霍光而后,孰济于艰。

【注释】

八表:指全国各地。经营:筹划、治理。西乡(xiāng)槚(jiǎ):西乡县的梧桐树,相传为西汉张良所植。本:根本。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下去。九重:指帝王居宫之高。顾托:委托。召奭(shè):古代贤臣,名奭,字召公。霍光:西汉名将,封博陆侯,后任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孰济于艰;谁能渡过困难?济:度过。

【赏析】

此诗是挽联中的上联。上联写对张之洞功德的颂赞,下联写对他不幸遭遇的同情。全联以“经营”与“顾托”为线索,表现了作者对张之洞既颂扬又哀怜之情。

上联:“合西乡槚本之勋”,意思是说张之洞在西乡的功劳如那棵古桐一样根深蒂固。张之洞(1837—1909),号香岩,湖南长沙人。清朝末期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和学者。曾先后担任湖北巡抚、湖广总督及两广总督等职,是当时中国的重要政治人物。他一生致力于国家的统一、富国强兵及对外友好交往,对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西乡槚本之勋”既是对张之洞政绩的肯定,也暗含其功业的深厚根基和长久影响。

下联:“问召奭霍光而后,孰济于艰”?这一句是对张之洞的赞誉和同情。召奭(shì)和霍光都是汉代有名的宰相。召奭曾辅佐尧帝,治理天下,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而霍光则是汉朝著名的辅政大臣之一,曾辅助昭帝、宣帝两朝,为国家的安定和繁荣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他们的命运都十分坎坷。

整首挽联既表达了对张之洞生前功绩的肯定,也表达了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这种既肯定又同情的情感,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和尊重,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