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学启文明,儒墨沟通归正轨;
遗书陈宪政,君民好恶有同情。

【注释】

  1. 兴学:提倡教育。启文明:开创文明时代。儒墨:指儒家和墨家。沟通:交流,沟通。归正轨:走上正确道路。
  2. 遗书:指张百熙的遗书。陈宪政:阐述、提出政治主张。君民好恶:指君臣与民的好恶。有同情:表示理解。
    【赏析】
    张百熙(1876-1951),字嵒,湖南衡阳人,清末及民国初年著名教育家。他在辛亥革命前后曾参与革命,后来致力于教育事业,任北大校长,并创办清华学校,对我国近代的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
    “兴学启文明,儒墨沟通归正轨”是说张百熙提倡兴办现代学堂,提倡新学,倡导科学文化知识,使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文明阶段。同时,他倡导儒家与墨家的学说互相沟通,让两种学说融合在一起,共同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遗书陈宪政,君民好恶有同情”则是说张百熙在逝世前留下了一份重要遗书,提出了他对国家治理的主张。他认为,君臣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君主要关心百姓的疾苦,而百姓也应该理解和支持君主的工作。
    这首诗通过赞扬张百熙对教育的推动作用以及他的治国理念,表达了作者对于教育和国家治理的深深敬意和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