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灯莫问夜何其,柏叶樽前埙与篪。
绕屋有梅催腊早,深山无历得春迟。
文章漫说酬青眼,姓字空惭附白眉。
欲识近来憔悴处,西堂梦后懒题诗。

烧灯时不要管夜有多黑,柏叶酒杯前吹笙打篪。

绕屋梅花催促腊月早早到来,深山中没有历尽世事不能等到春天到来。

文章随意说些酬答青眼的知已,姓氏空惭附庸那白眉才子。

想认识近来憔悴的心事处,是西堂梦醒之后懒于题诗。

注释:

  1. 辛酉年除夕。
  2. 柏叶樽前:指在柏木做的酒樽前。埙(xūn)与篪(chí):两种古代的乐器。
  3. 梅:指早春之梅,象征春天的到来。
  4. 无历:没有经历世事。
  5. 青眼:用白眼表示对人轻蔑或鄙弃,这里借指知音。
  6. 姓字:指姓氏和名字,此处泛指身份、地位。
  7. 白眉:形容人的高寿或老成。
    赏析:
    这首诗是辛酉年(公元1201年)除夕所作,表达了作者在岁末之夜与友人共度佳节的情景和感慨。

第一句“烧灯莫问夜何其”,意思是在烧灯的时刻,不要去询问夜晚有多长。这里的“烧灯”指的是农历新年时点蜡烛以示庆祝,而“夜何其”则是反问,表达出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过于沉迷于对过去的追忆或者对未来的担忧之中。

第二句“柏叶樽前埙与篪”,描绘了一幅和谐的画面。在柏叶酒樽前,吹奏着笙和篪这两种乐器,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的氛围。这里的“埙与篪”是两种古代的乐器,它们的声音悠扬动听,为这个夜晚增添了几分诗意和浪漫。

第三句“绕屋有梅催腊早”,则是以梅花来象征春天的到来。梅花在寒冷的冬季里绽放,预示着新春的临近。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盼和期待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第四句“深山无历得春迟”,则是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深山之中,由于远离尘嚣,所以难以领略到春天的来临;而在城市之中,虽然繁华喧嚣,却也能及早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环境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和体验的思考。

第五句“文章漫说酬青眼”,意味着诗歌可以随意表达对知音的感激之情。这里的“青眼”指的是知音,即那些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那些能够欣赏自己才华和作品的人的感激之情。同时,这句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己的才华和作品有着自信和骄傲的态度。

第六句“姓字空惭附白眉”,则是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的自嘲。诗人说自己因为出身卑微而感到惭愧,觉得自己的名字和姓氏都不足以与那些出身名门、地位显赫的人相提并论。这里的“白眉”指的是高寿或者老成,诗人用它来形容自己的谦逊和低调。

第七句“欲识近来憔悴处”,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近况的自省和思考。他想要了解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怎样的变迁和变化,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这里的“憔悴”一词用来形容诗人的疲惫和困顿,反映了他内心的不安和焦虑。

第八句“西堂梦后懒题诗”,则是诗人对自己过去的一种回忆和反思。他回想起过去曾在西堂梦境中所吟咏的诗句,但如今却感到懒于再作此诗。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过去的一种怀念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状的一种无奈和失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