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云何在,堂前草自丰。
相传清閟阁,惟有碧梧桐。
名迹留千古,邱墟付一空。
骚人如访旧,徒此仰高风。

【注释】

访:探访;高士:有才德的人;云林:指云林寺,在今安徽休宁县西,是李白和杜甫等人的游宴胜地。草堂:指草堂寺,在今安徽泾县西南。清閟(bì)阁:即“清凉寺”,又名“云林寺”、“龙兴寺”,在今安徽泾县西北。相传为晋代道士许逊所建。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诗人在泾县(今属安徽)时,曾游历清凉寺(今名清凉寺),写下这首七绝。首句写云林、草堂旧址,次句写旧迹,三句写遗迹,四句写遗迹已化为乌有,五、六句写自己仰慕先贤,感慨身世。全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平淡而含蓄蕴藉。

第一句“访倪高士云林草堂清閟阁故址”,点出了诗题中的“云林草堂”。云林,指云林寺,在今安徽泾县西北。草堂,指草堂寺,在今安徽泾县西南。“清閟阁”原是晋代著名道士许逊所建的一座寺庙,后毁。诗人在这里以“故址”相称,可见其心中之景。

颔联“林下云何在,堂前草自丰。”两句的意思是说:如今林下无云,堂前草长得很丰满。这是对上一句的转折,从云林草堂的旧址写到现在的景象变化。林下无云,说明云林草堂已不复存在了。堂前草长得很丰满,说明草堂虽然被毁,但依然有人来游玩。

接着诗人又写到“相传清閟阁,惟有碧梧桐”,意思是说:人们相传那里有一个清凉的阁楼,只有一棵碧绿的梧桐树存在。这两句是诗人对于云林阁的想象,也是他对于云林阁遗址的记忆。

颈联“名迹留千古,邱墟付一空。”两句的意思是说:那曾经留下名迹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空荡荡的废墟。这是对于上两句的回忆和感叹。

尾联“骚人如访旧,徒此仰高风”,意思是说:像我这样的文人骚客们,如果还像过去一样去拜访那些遗迹,也只能徒然地仰慕他们的遗风。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之作,通过描写云林草堂的旧址,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