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陵上客重侯生,大义何如毛薛明。
不请宠姬能授印,无伤宿将可驱兵。
败秦快举千秋慕,救魏奇功一语成。
独惜博徒终自匿,但传处士不留名。
【注释】
读信陵君传: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信陵公子(信陵君)重用侯嬴,毛遂薛公(薛公)为使者。
大义何如毛薛明:大义是什么?毛遂、薛公都表明了他们的观点:有胆量和智慧,敢于冒险干大事的“大义”。
不请宠姬能授印:不要宠爱的小妾也能授予官印。
无伤宿将可驱兵:不会伤害老将军,让他可以指挥军队。
败秦快举千秋慕:击败秦国使天下人都仰慕。
救魏奇功一语成:挽救魏国的功劳就凭一句话完成。
独惜博徒终自匿:只遗憾赌博之徒最终隐姓埋名。
但传处士不留名:只有隐居的学者没有留名。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读《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后有感而作。文章以史实为基础,从历史角度对平原君的人格魅力和处世之道进行了高度评价。
首联点出“信陵君”这一历史人物,并指出其与“毛薛”的关系。“信陵君”是战国时期赵国平原君赵胜,他广结士林豪杰。他礼贤下士,知人善任,能招纳四方之贤,如著名的军事家毛遂、薛公等,所以被后人誉为“平原君”。
颔联写平原君重用侯嬴,而毛遂、薛公却甘当使者,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往直前。
颈联写平原君的胆识和气度,他能够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计后果地为国家分忧解难。
尾联写平原君不仅自己勇于冒险干大事,而且还能激励他人也去冒险干大事,他的名声传颂千古。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它赞扬了平原君具有远见卓识,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表达了作者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