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凤凰种,所在有寒芒。
虽然经百罹,其精未消亡。
清关鱼鼓下,杂沓混否臧。
岂期来精卫,绕寺为徬徨。
山灵大惊咤,此是谁上堂?
中司一朝来,老眼终无荒。
谓彼二少年,颠末宜致详。
眉间有兵气,颊上尤凌霜。
扣之坚不语,乃相与连床。
中宵竟餂得,一恸血元黄。
请看新祴衣,犹隐旧剑铓。
山灵大欢喜,呵护有仁王。

【注释】:

  1. 太白山:在陕西省宝鸡市眉县。
  2. 二公子:指唐玄宗时的两个宠臣李林甫和杨国忠。
  3. 凤凰种:传说中的凤凰是吉祥鸟,此处比喻李、杨二人的高贵品质。
  4. 寒芒:指锐气。
  5. 经百罹:多次经历灾难。
  6. 精未消亡:精神未泯。
  7. 清关鱼鼓:古乐曲名,相传为越王勾践灭吴后所奏。
  8. 杂沓混否臧:形容乐曲杂乱无章。
  9. 精卫:传说中的神鸟,传说中精卫鸟常衔木石填东海,以报丈夫之仇。
  10. 遶寺:绕着寺庙跑。
  11. 大惊咤:大吃一惊。
  12. 中司:即“仲尼”,孔子。
  13. 颠末:原意是事情的原委,这里指经过的事或事由。
  14. 眉间:眉毛之间。
  15. 兵气:战意。
  16. 颊上:脸颊上。
  17. 餂(hè):同“喝”。
  18. 祴(láo)衣:粗布衣服。
  19. 剑铓(máng):剑身。
  20. 仁王:仁慈的帝王。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天宝十四载(755)春到长安后所作,当时诗人因避安禄山之乱,暂居凤翔府(今陕西宝鸡)。这首诗是杜甫对两位贵公子李林甫、杨国忠的嘲讽之作。诗中借凤凰自喻,用“清关鱼鼓”来讽刺他们的所作所为,最后以“山灵大欢喜,呵护有仁王”收尾,表达了他对两位贵人的厌恶之情以及对仁王的向往。
    首联写两位公子的高贵血统和锐志不泯的精神风貌。颔联点出他们虽屡受挫折但精神犹存的特点。颈联写他们在音乐艺术方面的造诣,以及他们所从事的艺术形式。尾联写他们的狂傲行为最终导致悲惨结局,而杜甫对他们的嘲讽则显得更加尖锐。全诗结构紧凑,笔力遒劲,语言简练,寓意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