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苦潦水,浙东苦旱干。
水甚渰麦死,旱甚种禾艰。
三江一苇地,顿尔戴各天。
老生长咄咄,非为一身饥与寒。

注释:

浙东使至为言渡江即苦无雨不知西渡之淫溢如此也:浙江东部的使者前来报告,说他们渡过长江后,就苦于没有雨水了。不知道西渡那里的洪水泛滥到了如此地步。

浙西苦潦水:浙江西部的水灾。

浙东苦旱干:浙江东部的旱灾。

水甚渰麦死:由于河水暴涨,淹没了麦田,导致庄稼死亡。

旱甚种禾艰:由于干旱,种植禾苗十分艰难。

三江一苇地:三江是指钱塘江、富春江和浦阳江。一苇地是指一片芦苇之地。

顿尔戴各天:立刻被洪水淹没到天际。

老生长咄咄:长年累月地忧心焦虑。

非为一身饥与寒: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挨饿受冻。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任四川宣抚使期间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浙江一带遭受自然灾害的深深忧虑。

首联“浙东使至为言渡江即苦无雨不知西渡之淫溢如此也”,诗人通过浙江东部使者的话,得知他们渡过长江后,就苦于没有雨水。这一句既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地点(浙江东部),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遭遇自然灾害的担忧。

颔联“浙西苦潦水,浙东苦旱干”,诗人进一步描述了浙江西部和东部的自然灾害情况:西部遭受涝灾,东部遭受旱灾。这两句既概括了整个浙江地区的灾害情况,又突出了诗的主题。

颈联“水甚渰麦死,旱甚种禾艰”,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水灾和旱灾给农民带来的巨大损失:水灾淹死了麦子,旱灾使禾苗难以生长。这两句既具体展现了自然灾害的影响,又揭示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和艰辛。

尾联“三江一苇地,顿尔戴各天”,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洪水的巨大冲击力:原本平静的三江,突然之间就被洪水淹没到天际。这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洪水的威力,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人民生活的担忧。

尾联“老生长咄咄,非为一身饥与寒”,诗人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忧虑:长年累月地忧心焦虑,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挨饿受冻。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的责任感,又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浙江地区自然灾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爱之情。同时,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自然灾害的形象,展现了其强大的冲击力和毁灭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