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君眢井物,出之四百年。
一朝承天寺,观者何喧阗。
诩为神濩持,用以抒沈冤。
谁知考张霸,近搆自盐官。
其妄且无论,其妖则信然。
无端作此伪,似亦得气先。
何异天津桥,忽为闻杜鹃。
当时数巨公,大半殉烽烟。
玉笥与虞孙,足并文陆传。
降而亭林徒,亦与郑比肩。
遂不复致疑,百口声相沿。
论世适相肖,论人适相班。
志气所感召,诬谩皆机关。
迩来书估船,益复造旧笺。
装潢审行墨,动索十万钱。
不足供一笑,谁考潜邱编。
我昔在三馆,曾见锦线篇。
欲抄竟未果,至今魂梦缠。
何时得此集,侑以所画兰。
缄之示诸子,斯价直琅玕。
苏人造作是所南心史旧本索高价不一而足然即系旧本亦属海盐姚叔祥之笔并非所南故物也阎丈百诗盖尝辨之而吾友厉二徵士独以为真则嗜奇之过矣是用作歌以晓苏人兼寄徵士
郑君的《井鬼》作品,出土已有四百年。
一朝来到承天寺,观看的人何喧阗?
宣扬为神荼持来,用以抒发沉冤。
谁知考张霸时,近建造自盐官。
其荒唐且无论,其诡异信然。
无端作此伪书,似也是气数先。
何异天津桥,忽为闻杜鹃声。
当时有数大名公,大半殉烽烟。
玉笥与虞孙,足以文陆传。
降而亭林徒,亦与郑比肩。
于是不再怀疑,百口声相沿。
论世正相肖,论人适相班。
志气所感召,诬谩皆机关。
迩来书估船,益复造旧笺。
装潢审行墨,动索十万钱。
不足供一笑,谁考潜邱编?
我昔在三馆,曾见锦线篇。
欲抄竟未果,至今魂梦缠。
何时得此集,侑以所画兰。
缄之示诸子,斯价直琅玕。
【注释】
- 郑君:指郑板桥(郑燮),清代著名文人、书画家。
- 井鬼:《井底蛙》是一篇古代散文,由苏轼所作,后被收入《东坡先生文集》。
- 承天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岸,始建于五代十国时期。
- 诩为神荼持:指把“神荼”当做神灵的象征,用来比喻某人的言行举止具有某种神秘色彩。
- 考张霸:指的是张道陵,东汉时期的道教人物,以修道炼丹著称。
- 近构:即建造,建造的意思。
- 津桥:指洛阳古迹之一的天津桥,位于洛阳城西。
- 玉笥:指玉制的容器或箱匣,这里泛指收藏书籍的地方。
- 虞孙:虞舜帝,传说中的帝王。
- 降而亭林徒:指从亭林学派中走出来的人。亭林学派是明代著名的学术派别之一。
- 津邱:指宋代大儒程颐,字正叔,河南人,因居住于洛川而得名。
- 翰墨:指书法和文学。
- 帖:指书法作品。
- 行墨:指书写用的笔墨。
- 万钱:形容价格昂贵。
- 潜邱编:指《潜邱礼记》一书,由宋代理学家朱熹所撰,主要论述儒家礼仪制度。
- 此集:指郑板桥的《题井底蛙》一书。
- 侑兰:指用兰花作为礼品赠送他人。
- 琅玕:珍贵的美玉。
【赏析】
这首诗是郑板桥对《井底蛙》一诗的赏析之作。首先,郑板桥通过赞美《井底蛙》一文的卓越成就,表达了自己对于古人智慧的敬佩之情。其次,他进一步指出了该文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及其价值地位。最后,郑板桥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说明了文章的价值不仅在于内容本身,更在于能够启迪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