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称汛爱,偶尔狎怀宁。
亦有番江彦,同调焦尾声。
抗词漳海狱,泣血下江兵。
到底岐缁素,何曾混渭泾。

注释:

  1. 题文先生启美手迹后:这是对文先生书法作品的称赞。启美,是唐代书法家张旭的号,他的书法以草书见长,被称为“颠张醉素”。文先生可能是受其书法的影响,创作出这样的作品。手迹,是指文先生的书法作品。
  2. 舍人称汛爱:舍人,是古代官名,这里指的是文人或官员。汛爱,是对文先生书法作品的喜爱之情。
  3. 偶尔狎怀宁:狎,是亲近的意思。怀宁,可能是一个地名,但在这里没有明确的意义。
  4. 亦有番江彦,同调焦尾声:番江,可能是指福建、广东一带的江流,也可能是指福建、广东一带的文化传统。彦,是对有才能的人的尊称。同调,是指有相同的艺术风格或特点。焦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乐器,因为其尾部是黑色的,所以被称为“焦尾琴”。这里可能是指文先生的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焦尾琴的声音相似。
  5. 抗词漳海狱,泣血下江兵:抗词,是指面对困境或压力时,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或信仰。漳海狱,可能是指漳浦的监狱,也可能是指漳浦的海域。泣血,是指为了正义而流泪。下江兵,可能是指下江南的士兵。这里可能是指文先生为了正义而与敌人进行抗争,甚至流泪。
  6. 到底岐缁素,何曾混渭泾:到底,是最终的意思。岐缁,是指佛教中的两派,即禅宗和净土宗。淄素,是道教中的两个教派,即黄老教和方术教。渭泾,是两条河流,渭河和泾河。这里可能是指文先生的书法作品在风格上既具有禅宗的简洁明快又具有净土宗的清净宁静的特点,同时又具有黄老教和方术教的智慧和力量。何曾,是指从不,从来没有。这里可能是指文先生的书法作品从未混淆过两种不同的宗教或哲学思想。
    赏析:
    这首诗是对文先生书法作品的赞美之词。诗的第一句赞扬了文先生的书法作品,第二句表达了人们对文先生书法作品的喜爱之情。第三句提到了文先生可能受到的两种文化影响,即番江(福建、广东一带)的文化传统和焦尾琴的音乐特点。第四句则描述了文先生在面对困境时的勇敢立场。第五句和第六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文先生的书法风格及其与禅宗、净土宗和道家思想的结合。整首诗通过描绘文先生的书法作品,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