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因顾媚与王微,旧院遗民世所希。
天末朱楼安远峤,板桥谁为志芳菲。
注释:柳树是因为顾媚和王微,旧院的遗民世间所稀罕。天边的朱楼安稳地坐落在远方的山峦上,是谁为这板桥志芳菲?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点出柳树与“顾媚”、
“王微”有关,即指“二陆”。次句承“顾媚”说,是泛指旧院的遗民,而以“世所希”三字点明其珍稀。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写柳树所在之地,并点出所咏之物。“安远峤”,指远处的高峻山峰。“板桥”,指小桥。“志芳菲”,是说谁为小桥作记。
柳因顾媚与王微,旧院遗民世所希。
天末朱楼安远峤,板桥谁为志芳菲。
注释:柳树是因为顾媚和王微,旧院的遗民世间所稀罕。天边的朱楼安稳地坐落在远方的山峦上,是谁为这板桥志芳菲?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点出柳树与“顾媚”、
“王微”有关,即指“二陆”。次句承“顾媚”说,是泛指旧院的遗民,而以“世所希”三字点明其珍稀。三四两句紧承第二句,写柳树所在之地,并点出所咏之物。“安远峤”,指远处的高峻山峰。“板桥”,指小桥。“志芳菲”,是说谁为小桥作记。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 其二 姿地原无辈,家风好共夸。 石莲花接叶,玉茗树骈葩。 良会思前哲,高才赋落霞。 吾衰期掉首,归理旧渔槎。 注释: -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在嶰谷中召集朋友一同回到复斋的庐中,登上南轩的平山堂。嶰谷,即山谷,这里指代作者居住的地方。复斋,即复斋书屋,是作者的书房。洴江,即洴水,流经作者家乡的一条河流。 - 姿地原无辈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天上玉堂梦,羁愁五载殷。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京城(玉堂)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长期的羁旅之愁。"羁愁"指的是因远离家乡或故土而产生的忧愁。"殷"在这里是形容时间的长久和忧愁的深重。 2. 相逢大江北,重与话离群。 “相逢”意味着与老朋友的意外相遇,"大江"代指中国长江,"江北"则是中国的地理方位。"重与话离群"表示再次聚在一起谈论彼此的生活和心情
注释: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其一 地以欧刘重,情缘侨扎殷。 风流推夙老,濩落感同群。 杨枊春风杳,芙蓉夕照曛。 一堂宾主胜,三沐诵雄文。 诗句翻译: 嶰谷(地名)邀请我们共同回到故乡复斋,我们一同前往庐山。 我与你们都是侨居异乡的老年人,我们之间感情深厚。 我们的才华如同古代的文人,受到世人的推崇。 我们感到孤独无助,如同一群被冷落的人。 春天时,杨柳在风中摇曳,夕阳映照着江面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惊涛何处来,万籁正萧瑟。 - 关键词解释: - 惊涛:汹涌的海浪声。 - 何方:何处。 - 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 萧瑟:形容环境寂静而凄凉的声音。 - 赏析: 此句描绘出大海在暴风雨中的咆哮,同时自然界中的一切声音似乎都变得寂静而哀愁,形成强烈的对比和紧张感。 2. 孤啸薄穹天,空行穿缇室。 - 关键词解释: - 孤啸:孤独地发出长啸声。 - 薄(bó)
诗句输出: 夹漈好孙子,平生喜著书。 译文输出: 郑樵,字渔仲,莆田人,喜好着书,不善于文章,自视不高,认为自己不如刘向、杨雄。他住在夹漈山,拒绝与世隔绝,过了一段时间,他去游历名山大川。 注释说明: 夹漈:地名。夹漈山是郑樵的居所。 孙子:这里指的是郑樵。 平生:一生。 喜著书:喜欢著书。著书,指编写书籍。 诗句输出: 桑田志虎豹,漳海纪虫鱼。 译文输出: 在桑田志中记录虎豹
【注释】闻道:听说。三年后:指荔枝经过三年陈酿之后。缁素:指黑和白,这里泛指各种颜色。物态:物象、景物。反苍黄:反,通“返”,转。苍黄,青赤相杂的颜色。守白:守住白色的酒液不放使变红,比喻珍惜好酒,不轻易让它变坏。通元:指用酒疏通阳气,使阴凝的酒变得澄清。方:方法,办法。劳君:使您劳累。且封闭:暂且收藏起来。莫漫:不要随便地。倒樽尝:把酒倒出来尝尝味道。 【赏析】《小山堂赋荔枝酒》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来到了苕山上的莲花庄,在泊舟的地方寻找清容轩故址。 宗姓真如磷角般坚硬,公孙亦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 我们相约到白蘋渚去,握手畅谈文学和艺术。 我也曾是勾稽的一员,但文才远不如两位豪迈之士。 那枝荷花在哪里呢?现在已萧瑟零落。 注释: 1. 苕上莲花庄:苕山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名胜,山上有很多古迹,其中莲花庄是一处著名的景点。 2. 清容轩:这是一处古代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注释】孺庐:指陈子龙。前䪨:即“前辙”,比喻前人走过的道路。遗经绪:指《史记》等古代经典著作的线索。曹李:指南朝宋时梁武帝的两位著名学者曹植和王勃。末学:指自己的学问水平。繁葩:指众多花木盛开的样子。元气收秋实:指秋天成熟收获,这里用丰收来比喻作者创作上的成果。津逮:指传授、继承。星槎:指传说中的神船,这里指作者的才思像神船一样高远。
朱上舍自天读予悼耕岩未葬诗而蹙然请以明年任之喜而有作 徵君,即徵君,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耕岩,已故。 未死日,指耕岩去世之前的日子。 破戒受兼金,指耕岩去世前,诗人曾受到他的馈赠,这可能是一种违反他生前规定的礼节。 为葬钟山骨,指的是为耕岩在钟山上安葬了他的遗骸。 馀投濑水阴,指耕岩去世后,诗人将他的遗骨投入了附近的溪水中。 清芬犹未泯,形容耕岩生前的高尚品德和清香依然存在。 高谊
【注释】 ①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魏其侯(即窦婴)邀请我,约定七月初二那天去他那里。 ②讯之:询问原因。 ③催租客:催促租船的客人。 ④戴船:指载货的船只,这里指租用船只的客人。 ⑤蜗庐:简陋的住所,用来形容贫困人家的居所。 ⑥三百廛:三百间房地。廛,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一廛为八十亩。 【赏析】 此诗作于汉文帝时期,当时窦婴因拥立代王刘恒有功,拜为丞相,封魏其侯,权倾一时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浮山谒大禹王庙观山海经塑像的场景。以下是逐句释义: 浮山谒大禹王庙观山海经塑像 明德高无厚,荒阡子若孙。 故乡邻窆穴,比户荐芳荪。 夜雨梅梁动,春耕术野喧。 何当徵掌故,归塑夏湖园。 译文: 明德高无厚,荒阡子若孙。 故乡邻窆穴,比户荐芳荪。 夜雨梅梁动,春耕术野喧。 何当徵掌故,归塑夏湖园。 注释: 1. 明德高无厚,荒阡子若孙。 这句诗表达了对大禹的敬仰之情
诗句 1. 四渎岷峨远,三条淮海尊。 - 这是描述大禹王庙前的河流和山岭。四渎指的是黄河、长江、济水和渭水,而岷峨远指的是远处的山脉。 2. 涂泥从此奠,地肺到今存。 - 这里指的是在这个地方建立了祭坛或纪念碑。涂泥是指泥土,地肺是大地的象征,到现在还存在意味着这个纪念活动持续了很长时间。 3. 南戒星光驶,中泠云气屯。 - 这两句描述了庙宇的位置以及周围的自然景观。南戒星可能指的是南面的星座
临平谒申包胥庙 聘节当时过,祠宫奕世传。 应从沼吴日,重溯哭秦年。 事拟巫臣后,功居范蠡前。 远交真上策,秘计失遗编。 报复亦何定,仇雠竟忽焉。 先王吐积愤,肤使壮归旃。 望里皋亭树,空中宝鼎烟。 隔江越绝近,千里郢都悬。 骠骑疑封爵,盐官接庙堧。 兴亡已百幻,恩怨合平捐。 若遇乘潮客,休题鞭墓愆。 我来初夏节,新麦荐神弦。 译文: 当初在临平拜访了申包胥的祠堂, 聘礼之节当年经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注释来分析。 “夜来香以夜来甜,郎若夜来香更添”,此句的意思是:夜来香是夜间散发的香气,如果郎君是夜里来的,那么他的香气就会更加浓郁。“夜来”是夜间,这里指夜晚;“夜来香”指的是夜间的花香,这里比喻郎君。“更添”是指更加浓郁。 “只恐不来孤负甚,望穿花影动前檐”。这是说
注释:在波罗江上洗涤着轻纱,又有波罗的新花样的麻。携手去波罗庙下走一走吧,波罗蜜已经大于瓜。 赏析:本诗是诗人在波罗江畔的一次偶成之作。诗人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在波罗江上洗涤着轻纱,又有波罗的新花样的麻。诗人与友人相携前往波罗庙下,欣赏那波罗蜜果比瓜还大的美景。这首诗通过对波罗江、波罗庙和波罗蜜果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注释】 郎君:指男子。各各:个个,每个人。擅春浓:占据春天的美景。卜(bǔ):占卜。安所从:从何而来。堂前金孔雀:比喻有权势的人。乘龙:古代传说中,女子被选为太子妃,由媒人骑着龙去迎娶。这里用“龙”比喻贤良的君子。 【赏析】 《濠畔偶成》是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作品,共有两首。这是第二首。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第一、二句说,男女青年各自占尽了春天的美景,想找个好配偶却无处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