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节当时过,祠宫奕世传。
应从沼吴日,重溯哭秦年。
事拟巫臣后,功居范蠡前。
远交真上策,秘计失遗编。
报复亦何定,仇雠竟忽焉。
先王吐积愤,肤使壮归旃。
望里皋亭树,空中宝鼎烟。
隔江越绝近,千里郢都悬。
骠骑疑封爵,盐官接庙堧。
兴亡已百幻,恩怨合平捐。
若遇乘潮客,休题鞭墓愆。
我来初夏节,新麦荐神弦。
临平谒申包胥庙
聘节当时过,祠宫奕世传。
应从沼吴日,重溯哭秦年。
事拟巫臣后,功居范蠡前。
远交真上策,秘计失遗编。
报复亦何定,仇雠竟忽焉。
先王吐积愤,肤使壮归旃。
望里皋亭树,空中宝鼎烟。
隔江越绝近,千里郢都悬。
骠骑疑封爵,盐官接庙堧。
兴亡已百幻,恩怨合平捐。
若遇乘潮客,休题鞭墓愆。
我来初夏节,新麦荐神弦。
译文:
当初在临平拜访了申包胥的祠堂,
聘礼之节当年经过,祠庙世代相传。
应当从当年灭吴之日,重新追溯到哭秦的岁月,
行事效仿巫臣后,功绩可追范蠡前。
远离交好才是上策,秘密计策失去了记录。
报复的结果又如何呢?仇敌终究消失了。
先王抒发了积郁之愤,使得他壮志回归,
望着远方的皋亭树,空有宝鼎的香烟。
隔着江面越国的道路最近,距离郢都非常遥远。
骠骑将军怀疑封赏爵位,盐官靠近祭祀的地方。
历史兴衰变幻多端,恩怨情仇最终都归于平静舍弃。
如果遇到乘潮而来的客人,请不要提鞭打坟墓的事情。
我来时正当初夏佳节,新的麦子已经献给神灵的琴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访问申包胥祠时所作,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先贤的怀念之情。全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思考,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性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