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堂细读仓公传,弟子愁吟芣苢诗。
有客到门还兴尽,屏营斜日下山时。
注释:在讲堂仔细阅读仓公的传记,弟子们愁思地吟诵着《芣苢》这首诗。有客人来访,但兴致已经耗尽,只好屏退营帐,斜日下山时离开。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读书、访友的诗。首二句写诗人在书房中细读仓庚(即仓颉)的传记;三、四句写诗人在门外等待友人,友人已到却兴尽而回。全诗语言朴素,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自己渴望与知己相聚的强烈愿望。
讲堂细读仓公传,弟子愁吟芣苢诗。
有客到门还兴尽,屏营斜日下山时。
注释:在讲堂仔细阅读仓公的传记,弟子们愁思地吟诵着《芣苢》这首诗。有客人来访,但兴致已经耗尽,只好屏退营帐,斜日下山时离开。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读书、访友的诗。首二句写诗人在书房中细读仓庚(即仓颉)的传记;三、四句写诗人在门外等待友人,友人已到却兴尽而回。全诗语言朴素,情景交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以及自己渴望与知己相聚的强烈愿望。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 其二 姿地原无辈,家风好共夸。 石莲花接叶,玉茗树骈葩。 良会思前哲,高才赋落霞。 吾衰期掉首,归理旧渔槎。 注释: -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在嶰谷中召集朋友一同回到复斋的庐中,登上南轩的平山堂。嶰谷,即山谷,这里指代作者居住的地方。复斋,即复斋书屋,是作者的书房。洴江,即洴水,流经作者家乡的一条河流。 - 姿地原无辈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天上玉堂梦,羁愁五载殷。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京城(玉堂)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长期的羁旅之愁。"羁愁"指的是因远离家乡或故土而产生的忧愁。"殷"在这里是形容时间的长久和忧愁的深重。 2. 相逢大江北,重与话离群。 “相逢”意味着与老朋友的意外相遇,"大江"代指中国长江,"江北"则是中国的地理方位。"重与话离群"表示再次聚在一起谈论彼此的生活和心情
注释: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其一 地以欧刘重,情缘侨扎殷。 风流推夙老,濩落感同群。 杨枊春风杳,芙蓉夕照曛。 一堂宾主胜,三沐诵雄文。 诗句翻译: 嶰谷(地名)邀请我们共同回到故乡复斋,我们一同前往庐山。 我与你们都是侨居异乡的老年人,我们之间感情深厚。 我们的才华如同古代的文人,受到世人的推崇。 我们感到孤独无助,如同一群被冷落的人。 春天时,杨柳在风中摇曳,夕阳映照着江面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惊涛何处来,万籁正萧瑟。 - 关键词解释: - 惊涛:汹涌的海浪声。 - 何方:何处。 - 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 萧瑟:形容环境寂静而凄凉的声音。 - 赏析: 此句描绘出大海在暴风雨中的咆哮,同时自然界中的一切声音似乎都变得寂静而哀愁,形成强烈的对比和紧张感。 2. 孤啸薄穹天,空行穿缇室。 - 关键词解释: - 孤啸:孤独地发出长啸声。 - 薄(bó)
诗句输出: 夹漈好孙子,平生喜著书。 译文输出: 郑樵,字渔仲,莆田人,喜好着书,不善于文章,自视不高,认为自己不如刘向、杨雄。他住在夹漈山,拒绝与世隔绝,过了一段时间,他去游历名山大川。 注释说明: 夹漈:地名。夹漈山是郑樵的居所。 孙子:这里指的是郑樵。 平生:一生。 喜著书:喜欢著书。著书,指编写书籍。 诗句输出: 桑田志虎豹,漳海纪虫鱼。 译文输出: 在桑田志中记录虎豹
【注释】闻道:听说。三年后:指荔枝经过三年陈酿之后。缁素:指黑和白,这里泛指各种颜色。物态:物象、景物。反苍黄:反,通“返”,转。苍黄,青赤相杂的颜色。守白:守住白色的酒液不放使变红,比喻珍惜好酒,不轻易让它变坏。通元:指用酒疏通阳气,使阴凝的酒变得澄清。方:方法,办法。劳君:使您劳累。且封闭:暂且收藏起来。莫漫:不要随便地。倒樽尝:把酒倒出来尝尝味道。 【赏析】《小山堂赋荔枝酒》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来到了苕山上的莲花庄,在泊舟的地方寻找清容轩故址。 宗姓真如磷角般坚硬,公孙亦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 我们相约到白蘋渚去,握手畅谈文学和艺术。 我也曾是勾稽的一员,但文才远不如两位豪迈之士。 那枝荷花在哪里呢?现在已萧瑟零落。 注释: 1. 苕上莲花庄:苕山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名胜,山上有很多古迹,其中莲花庄是一处著名的景点。 2. 清容轩:这是一处古代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注释】孺庐:指陈子龙。前䪨:即“前辙”,比喻前人走过的道路。遗经绪:指《史记》等古代经典著作的线索。曹李:指南朝宋时梁武帝的两位著名学者曹植和王勃。末学:指自己的学问水平。繁葩:指众多花木盛开的样子。元气收秋实:指秋天成熟收获,这里用丰收来比喻作者创作上的成果。津逮:指传授、继承。星槎:指传说中的神船,这里指作者的才思像神船一样高远。
朱上舍自天读予悼耕岩未葬诗而蹙然请以明年任之喜而有作 徵君,即徵君,指的是诗人的朋友耕岩,已故。 未死日,指耕岩去世之前的日子。 破戒受兼金,指耕岩去世前,诗人曾受到他的馈赠,这可能是一种违反他生前规定的礼节。 为葬钟山骨,指的是为耕岩在钟山上安葬了他的遗骸。 馀投濑水阴,指耕岩去世后,诗人将他的遗骨投入了附近的溪水中。 清芬犹未泯,形容耕岩生前的高尚品德和清香依然存在。 高谊
【注释】 ①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魏其侯(即窦婴)邀请我,约定七月初二那天去他那里。 ②讯之:询问原因。 ③催租客:催促租船的客人。 ④戴船:指载货的船只,这里指租用船只的客人。 ⑤蜗庐:简陋的住所,用来形容贫困人家的居所。 ⑥三百廛:三百间房地。廛,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一廛为八十亩。 【赏析】 此诗作于汉文帝时期,当时窦婴因拥立代王刘恒有功,拜为丞相,封魏其侯,权倾一时
题杨商贤手迹后 解读全祖望笔下忠诚与哀愁交织之诗 1. 中丞一死事难详 - 揭示忠臣之牺牲与历史真相 - 探讨历史事件中个体命运与集体利益冲突 2. 补过还资雏凤良 - 表达对亡国忠臣的哀悼与纪念 - 借史为鉴,彰显忠诚与责任重要性 3. 桃叶渡头长恨在 - 描绘历史变迁中悲欢离合 - 表达对逝去英雄怀念之情 4. 清流洗出碧梧香 - 象征历史洗礼后新生与希望 - 寓意历史教训与启示 5. 赏析
前大理雍公熙日字辰生一字耐广徽人而居苏最为莱阳二姜死友贞毅避地浙东辰生同之贞文勤王西陵辰生同之及贞毅兄弟北归省觐托妻子于其家其卒也诸遗民上私谥焉辰生尝至甬上予向苏人访之罕有知其姓氏者姜氏后人虽知之而亦无从求其遗文矣 百年尚未有篁墩,谁索黄山故老魂。 犹仗敬亭兄弟力,得从䝖貉口中存。 诗句释义 1. “前大理雍公熙日字辰生一字耐广徽人而居苏最为莱阳二姜死友贞毅避地浙东”
注释:三月十九是什么日子?在荒山之巅骑牛哭泣。你耿直的心怀像飞龙一样,你的深藏不露的话语,谁能传扬。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储光羲《灵岩寺储公骑牛图歌》的题咏。首句“三月十九是何日”问得突兀,却有意味深长之意。储光羲《灵岩寺储公骑牛图歌》写储光羲在灵岩寺中见到一位僧人骑着一头青牛在山间缓行。他看到此情此景,便情不自禁地吟出这首五律:“野性本无羁,因逢灵境游。不知来与去,只是默无言
【注释】 ①敬亭:即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城县北,李白《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送情无限,沾襟泪不干。”连珠:指诗文如珠子相连。张杜:指张旭和杜甫。②东归:指从吴门回长安。足:满足。饱看:充分观赏欣赏。③瓻(zhōu):酒器。侑(yòu):进献。百璠玙(fánmǔ):一百双美玉,形容贵重的宝物。④敬亭山:又名白鹭山、灵岩山,在安徽宣城西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白居易
【注释】: 1. 吴门:今江苏苏州。姜贞文,北宋文学家,善古文。遗集:指其所著文集。孙本渭,姜的孙子。 2. 清娱:指娱乐、消遣,这里指读书。 3. 排:布置,安排。 4. 墨痕:指文章的文字记录。储:积聚。 【赏析】: 此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六年(公元1073年),诗人因访友得书而写下了这首诗。 首联“此行无足供清娱,喜购梁鸿殉葬书”,意思是说这次来吴门没有什么值得一玩的,只是来买一本梁鸿殉葬的书
注释: 敬亭山色九秋寒,中有仙人独弄丸。 一代风流零落尽,剩馀无恙旧林峦。 译文: 敬亭山的景色在深秋显得十分寒冷,山上有位仙人独自在玩弄着一颗弹丸。 一代风流已经消失殆尽,只留下了完好无损的旧山林。 赏析: 这是一首咏景诗,描绘了敬亭山的秋天景色。首句“敬亭山色九秋寒”,直接点明主题,写出了敬亭山在深秋时分的寒意。第二句“中有仙人独弄丸”,描绘了一位仙人独自在敬亭山中游玩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