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招曲氏,重为此泉羞。
出山原已浊,何况过糟邱。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谁人能招引曲氏,再次为惠泉增添羞耻。
- “谁人”:询问是谁。
- “招引”:引导或招致。
- “曲氏”: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师或制酒高手。
- “羞耻”:此处指羞愧。
- 第二句:从出山以来原已浑浊,何况经过糟邱。
- “出山”:比喻离开朝廷或官场。
- “浊”:这里指浑浊不清。
- “糟邱”:指酿酒的过程,特别是指发酵、发酵后处理等环节。
- 第三句:谁人能招引曲氏,再次为惠泉增添羞耻。
- 与前两句相同,询问是谁。
- 重复“招引”,强调其行为。
- “再为此泉羞”:再次为惠泉增添羞耻。
- 尾句:出山原已浑浊,何况经过糟邱。
- 与前两句相同,询问是谁。
- 表达一种无奈和讽刺的情绪。
接下来是对译文的赏析:
这首诗的翻译可以如下:“是谁招来了曲氏,再次使这泉水感到羞耻。从出山以来就已经浑浊不清,更不用说经过糟池的发酵。”整首诗通过提问和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惠泉的担忧和不满,以及对那些破坏自然美景的行为的批评。
给出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惠泉位于江西省南昌市青云谱区,是江西名泉之一。据传,惠泉源于唐代,因泉水甘甜而得名。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此留下诗篇。全祖望作为清代著名诗人,他的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场合下创作的,用以抒发他对惠泉及其周边环境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惠泉的描述和对其现状的评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珍视和对破坏环境行为的谴责。同时,诗人通过提问和反问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其既有情感的流露,又有思想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