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波相国伍,重水大夫文。
白马新来者,遥知顾令君。
【注释】1.相国伍:指南宋宰相伍子胥,名员。2.重水大夫文:指宋代著名诗人陆游。3.顾令君:指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
译文:
扬波相国的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儿子。
骑着白马的新来者,遥知就是顾令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前两句以伍子胥和陆游自比,抒发了诗人的壮志难酬之情;后两句借“顾令君”之名,表明自己有报国之志。全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扬波相国伍,重水大夫文。
白马新来者,遥知顾令君。
【注释】1.相国伍:指南宋宰相伍子胥,名员。2.重水大夫文:指宋代著名诗人陆游。3.顾令君:指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
译文:
扬波相国的伍子胥,是楚国大夫伍奢的儿子。
骑着白马的新来者,遥知就是顾令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怀古诗。前两句以伍子胥和陆游自比,抒发了诗人的壮志难酬之情;后两句借“顾令君”之名,表明自己有报国之志。全诗意境深远,寓意深刻。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 其二 姿地原无辈,家风好共夸。 石莲花接叶,玉茗树骈葩。 良会思前哲,高才赋落霞。 吾衰期掉首,归理旧渔槎。 注释: -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在嶰谷中召集朋友一同回到复斋的庐中,登上南轩的平山堂。嶰谷,即山谷,这里指代作者居住的地方。复斋,即复斋书屋,是作者的书房。洴江,即洴水,流经作者家乡的一条河流。 - 姿地原无辈
诗句释义与翻译: 1. 天上玉堂梦,羁愁五载殷。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在京城(玉堂)生活的怀念,同时也反映了长期的羁旅之愁。"羁愁"指的是因远离家乡或故土而产生的忧愁。"殷"在这里是形容时间的长久和忧愁的深重。 2. 相逢大江北,重与话离群。 “相逢”意味着与老朋友的意外相遇,"大江"代指中国长江,"江北"则是中国的地理方位。"重与话离群"表示再次聚在一起谈论彼此的生活和心情
注释: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其一 地以欧刘重,情缘侨扎殷。 风流推夙老,濩落感同群。 杨枊春风杳,芙蓉夕照曛。 一堂宾主胜,三沐诵雄文。 诗句翻译: 嶰谷(地名)邀请我们共同回到故乡复斋,我们一同前往庐山。 我与你们都是侨居异乡的老年人,我们之间感情深厚。 我们的才华如同古代的文人,受到世人的推崇。 我们感到孤独无助,如同一群被冷落的人。 春天时,杨柳在风中摇曳,夕阳映照着江面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惊涛何处来,万籁正萧瑟。 - 关键词解释: - 惊涛:汹涌的海浪声。 - 何方:何处。 - 万籁: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 萧瑟:形容环境寂静而凄凉的声音。 - 赏析: 此句描绘出大海在暴风雨中的咆哮,同时自然界中的一切声音似乎都变得寂静而哀愁,形成强烈的对比和紧张感。 2. 孤啸薄穹天,空行穿缇室。 - 关键词解释: - 孤啸:孤独地发出长啸声。 - 薄(bó)
诗句输出: 夹漈好孙子,平生喜著书。 译文输出: 郑樵,字渔仲,莆田人,喜好着书,不善于文章,自视不高,认为自己不如刘向、杨雄。他住在夹漈山,拒绝与世隔绝,过了一段时间,他去游历名山大川。 注释说明: 夹漈:地名。夹漈山是郑樵的居所。 孙子:这里指的是郑樵。 平生:一生。 喜著书:喜欢著书。著书,指编写书籍。 诗句输出: 桑田志虎豹,漳海纪虫鱼。 译文输出: 在桑田志中记录虎豹
【注释】闻道:听说。三年后:指荔枝经过三年陈酿之后。缁素:指黑和白,这里泛指各种颜色。物态:物象、景物。反苍黄:反,通“返”,转。苍黄,青赤相杂的颜色。守白:守住白色的酒液不放使变红,比喻珍惜好酒,不轻易让它变坏。通元:指用酒疏通阳气,使阴凝的酒变得澄清。方:方法,办法。劳君:使您劳累。且封闭:暂且收藏起来。莫漫:不要随便地。倒樽尝:把酒倒出来尝尝味道。 【赏析】《小山堂赋荔枝酒》是一首咏物诗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来到了苕山上的莲花庄,在泊舟的地方寻找清容轩故址。 宗姓真如磷角般坚硬,公孙亦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 我们相约到白蘋渚去,握手畅谈文学和艺术。 我也曾是勾稽的一员,但文才远不如两位豪迈之士。 那枝荷花在哪里呢?现在已萧瑟零落。 注释: 1. 苕上莲花庄:苕山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名胜,山上有很多古迹,其中莲花庄是一处著名的景点。 2. 清容轩:这是一处古代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注释】孺庐:指陈子龙。前䪨:即“前辙”,比喻前人走过的道路。遗经绪:指《史记》等古代经典著作的线索。曹李:指南朝宋时梁武帝的两位著名学者曹植和王勃。末学:指自己的学问水平。繁葩:指众多花木盛开的样子。元气收秋实:指秋天成熟收获,这里用丰收来比喻作者创作上的成果。津逮:指传授、继承。星槎:指传说中的神船,这里指作者的才思像神船一样高远。
【注释】 ①甘谷约以七月初二日过我:魏其侯(即窦婴)邀请我,约定七月初二那天去他那里。 ②讯之:询问原因。 ③催租客:催促租船的客人。 ④戴船:指载货的船只,这里指租用船只的客人。 ⑤蜗庐:简陋的住所,用来形容贫困人家的居所。 ⑥三百廛:三百间房地。廛,古代的一种容量单位,一廛为八十亩。 【赏析】 此诗作于汉文帝时期,当时窦婴因拥立代王刘恒有功,拜为丞相,封魏其侯,权倾一时
【注释】一瓮:指一坛子。离支酒:荔枝酒。迢迢:形容距离遥远。几费:几次费尽心思。粹白:纯白色,这里指荔枝肉。擘:分开。香缘:香气来自何处。清若空:清澈得象是空虚的。 【赏析】荔枝酒是广东名产,作者在小山堂赋了荔枝酒之后,便赋此诗以记之。首句“一瓮”即指一坛,“离支”指荔枝,说明这是用荔枝酿成的酒。次句说从广东远道而来。三、四两句写荔枝酒的特点。“谁怜”、“几费”,写出酿造荔枝酒的辛苦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第一句:谁人能招引曲氏,再次为惠泉增添羞耻。 - “谁人”:询问是谁。 - “招引”:引导或招致。 - “曲氏”:这里可能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师或制酒高手。 - “羞耻”:此处指羞愧。 - 第二句:从出山以来原已浑浊,何况经过糟邱。 - “出山”:比喻离开朝廷或官场。 - “浊”:这里指浑浊不清。 - “糟邱”:指酿酒的过程,特别是指发酵、发酵后处理等环节。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大兰汤行游时的所见所感。大兰汤为一地名,在今湖南省湘阴县北境。三都尉即汉代的三位太守,他们因治绩卓著而闻名于世。九洞天指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代仙境。太平无伏莽,意指天下太平没有强盗,仙吏赋游仙,意指有道之士可以自由遨游,与天地同乐。 首联“官重三都尉,人行九洞天”,写诗人行游时所见的景色和感受。三都尉是指汉代的三位太守,他们因为治绩卓越,名声显赫而闻名于世
【注释】: 又题颖谷青牛研:又题,即再次题写;颖谷,地名,这里指颍水之畔。青牛研,砚台的美称。 老子树下骨: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周代人,被尊崇为道教的创立者。相传他骑青牛西去,故称“老子”。 紫气长盎然:紫气,传说中仙人所居之地有紫色祥云缭绕;长,长久不断;盎然,茂盛的样子。 谁谓尔无牛:谁,疑问词;谓,说、是。谓尔(你)没有牛。 代耕岁十千:代,代替,指自己;耕,耕种;岁,年;十千
【注释】 嫣红:鲜艳的红色。缟素:白色丧服。嘿:沉默。贞心:忠贞之心。畏行露:怕行走时脚底露出白花,比喻担心自己会死去。行露:指秋天霜降时,地上的草叶上结满了白露水,人行走在上面容易打滑跌倒,所以古人认为行露是不详之兆。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白海棠的形象,赞美了海棠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首句写海棠的花朵鲜艳可爱;第二句用“更”字写出了海棠在严冬里依然怒放,与百花不同的特点
王生遭虐谑,下箸几迟回。 虎既帅以听,恣君一饱来。 注释:王生遭遇了别人的戏弄嘲笑,吃筷子都有点迟疑不决。虎已经听从命令,让你尽情地饱餐一顿。 赏析: 《其四》这首五言绝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会场景。诗中的“王生”和“虎”都是比喻,象征着主人和客人。王生的遭遇反映了他可能遭受了他人的嘲笑或戏弄,导致他吃饭时犹豫不决。而“虎”则代表着主人或者某个权威人物,他们的命令使得“王生”不得不接受宴席上的美食
【注】蔎林:地名 吴山:山名,在浙江绍兴。为作者故居 不果:不能成功 移尊:指迁居。 篁(huáng)庵:竹屋,在吴山南麓 赏析: 前四句写诗人在中秋月圆之夜,因故未能登上吴山观赏明月,后四句写诗人的感怀。首联“明月微蒙下,清酤曷再陈”是说月亮虽然明亮但被云雾遮住了;清酒也不能再次饮用。颔联“匆匆归棹急,定为捧心人”是说急忙返回船中,恐怕要成为那些因为贪恋富贵而得病的人。全诗句句写景,处处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