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良自好,避客一何深。
红叶斜阳路,茫茫乱我心。

【注释】

方丈:和尚的住所。灵皋:山名。至杭:到杭州。见之:见到他。灵隐:地名,今浙江省杭州市北。予:我。遣使:派使者去找。寓:寄居之所。良自好:确实很好。避客一何深:为什么躲避客人呢?一何:多么。良:实在。红叶:指秋天的树叶。斜阳:夕阳。路:这里指山路。茫茫乱我心:在迷茫中扰乱了我的心情。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诗,是作者于宋理宗景定五年(公元1264年)初春,从江西铅山前往浙江余杭灵隐山途中所作。

“方丈灵皋至杭”,写诗人到达杭州灵隐山后的感受。首句点题,交代了行踪;次句写对灵隐寺的仰慕;第三句点出自己来此的缘由。这三句是全篇的总纲,表明诗人此次游览灵隐山的目的和心情。

“看山良自好,避客一何深?”两句写诗人来到灵隐寺后所见景色,以及由此产生的感受。“看山”二句,是说灵隐山风景优美,令人赏心悦目;“避客”二句,是说诗人为了避开世俗之人,才来到这幽静之处。

“红叶斜阳路,茫茫乱我心”,写诗人在山中徘徊,看到一片片红叶飘落在小路上,而自己的内心却感到迷茫、惆怅。

这首诗通过记叙诗人游览灵隐山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追求。诗中的“看山良自好”、“避客一何深”等词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而“红叶斜阳路,茫茫乱我心”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使人读后不禁为之动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