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雨疑睛未定天,几人吟眺罢觥船。
偶寻绿水来城角,但见苍苔绕佛前。
此日清游真寂莫,他时诗句定流传。
木樨花落黄花早,幽兴翻缘得地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同创作的。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 疑雨疑睛未定天,几人吟眺罢觥船。
- “疑雨疑睛”表达了作者对天气变化的不确定感,“未定天”意味着天气多变。
- “几人吟眺”描绘了一群人在山中饮酒吟唱的情景。
- “觥船”是一种古代酒器,这里用来比喻人们欢聚的场面。
- 偶寻绿水来城角,但见苍苔绕佛前。
- “偶寻绿水”描述了偶然间发现城外有清澈的河水。
- “苍苔绕佛前”则描绘出寺庙前的古老青苔和佛像。
- 此日清游真寂莫,他时诗句定流传。
- “此日清游”表明作者当天的旅行非常宁静和悠闲。
- “真寂莫”表示这种宁静是如此深刻以至于难以用言语表达。
- “他时诗句定流传”意味着将来可能会有人写下关于这次旅行的诗作,这些诗作将会流传下去。
- 木樨花落黄花早,幽兴翻缘得地偏。
- “木樨花”指的是桂花,通常与秋天联系在一起。
- “黄花早”可能是指秋天的花朵已经凋谢,或者是指秋天的颜色已经变深。
- “幽兴翻缘得地偏”表达了诗人因地理位置而获得的独特体验和灵感。
赏析:
林同是宋代的一位文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他在重阳节那天在城东闲游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他内心的平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他时诗句定流传”一句也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认可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