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炮火下襄阳,王蔡诸儿尚处堂。
一夜玉峰收霸气,隔江卤海堕凶芒。
幅巾不为兴朝屈,银椅终随爱弟戕。
始悔连鸡无远略,上流失计听陈亡。
【注释】
胥江夜泊有感淮张旧事其一:在胥江上夜晚停船时有所感而作。中山烽火下襄阳,王蔡诸儿尚处堂:指公元1304年,蒙古军队攻占襄阳后,明将张汉儒被俘。王、蔡二子即王琼、蔡懋;处堂,犹言“坐堂”,指居中主持政务。一夜玉峰收霸气,隔江卤海堕凶芒:指元军攻陷襄阳,其势锐不可挡,如玉峰之收霸气。“卤海”即长江。堕凶芒,指元军乘胜东下,势如破竹。幅巾不为兴朝屈,银椅终随爱弟戕:指张汉儒为忠于元朝,不惜以身殉国。幅巾,用头巾包裹头发,古代读书人的装束。银椅,指元代的丞相伯颜(字晋卿)。兴朝,指南宋王朝。爱弟,张汉儒的侄子。戕,残害。始悔连鸡无远略,上流失计听陈亡:指自己当初没有像赵汝谈等人那样看清形势,以致落得家破人亡。连鸡无远略,比喻自己的见识短浅。上流,这里指南宋朝廷。陈亡,指元朝灭亡。【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的代表作之一,诗中对元蒙灭宋表达了强烈的愤慨之情。全诗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首联:“中山炮火下襄阳,王蔡诸儿尚处堂。” 中山,指今河北保定一带。炮火,借指金兵南下。王蔡诸儿,指张汉儒的儿子,即张世杰和张弘范。这两句的意思是,当年金兵南下时,元兵曾一度攻陷了襄阳,可是后来却被张世杰和张弘范率领的宋军击退,保住了襄阳。
颔联:“一夜玉峰收霸气,隔江卤海堕凶芒。” 玉峰,指山峰。霸气,这里指金兵的威风。这两句的意思是,金兵在一夜之间就失去了襄阳的控制权,他们就像被收缴了锋芒一样。而隔江的元军则像一道凶芒直逼而来。这两句是说,元军在渡江时所向披靡,气势十分嚣张。
颈联:“幅巾不为兴朝屈,银椅终随爱弟戕。” 幅巾,用头巾裹住头发,古代读书人的装束。兴朝,这里指南宋王朝。爱弟,这里指张汉儒的侄子张世杰。这两句的意思是,张汉儒虽然知道投降会丧失尊严,但他还是选择了屈服。他最终也像他的侄儿张世杰一样遭到了杀害。
尾联:“始悔连鸡无远略,上流失计听陈亡。” 连鸡无远略,比喻自己的见识短浅。上流,这里指南宋朝廷。这两句的意思是,我当初真是后悔呀!如果当初能够像赵汝谈那样看清形势、做出正确的判断,就不会落到如此田地了。而当时朝廷的决策却是听信了投降派的话,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元蒙灭宋的强烈不满情绪以及对自己失国的痛惜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情感饱满激昂。通过历史的回顾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