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口能呼雨,摧翎尚致风。
郑儋应一笑,麾陈薄凉中。
尚带浴江色,休忘扑火功。
青衣遭毒手,高举愧孤鸿。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鹳毛扇的制作过程,“矢口”即用嘴吹出气流,“摧翎”即折断鸟羽,“郑儋”是诗人自指。颈联写扇子扇来凉风,使人忘却了夏日炎热。尾联写郑儋用此扇为青衣驱毒手,高举扇子时愧悔自己像一只孤鸿一样。全诗借咏物寄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功名事业的向往之情。
【注释】
- 什器:各种器皿。
- “消夏”句:《南史·王敬弘传》:“宋文帝尝避暑北苑池上,有献寒蝉者,云:‘蝉之饮露,不过盈尺。’帝曰:‘吾今欲以一器收暑气,当获十丈,卿何异于此?’”《北史·崔浩传》:“太宗每避暑于九成宫,或泛舟于渭水之上,浩常从。……帝曰:‘朕欲乘兴观海,卿知天下何处有海水乎?’对曰:‘臣闻渤海之东有五座山,其各距海万里,似是类同,故云:蓬莱、方丈、瀛洲、紫府、玄渚是五岳也。’”
- 《世说新语·排调》:“桓公卧在灵床上,审使小吏向前,因问:‘可屈君一下邪?’”
- 《世说新语·言语》:“谢安年少时,安仁(谢万)与诸从兄弟各使少年文义者做诗,以次递用之。安仁作数十纸不出,而客遂共论竞。经日乃发,大为奇绝。”
- 《世说新语·雅量》注引《晋阳秋》:“王戎为尚书令,武帝问:‘卿号为长者,于时谁最尔?’戎对:‘惟戎知之。’帝曰:‘谁知?’戎曰:‘裴楷清真贵贵,欲与之同契;王衍烂漫爽达,欲以事相委。唯我无所适从。‘”
- 《晋书·傅咸传》载:“(傅咸)为丹阳尹,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清河朱冲诣郡门洒扫。咸不答而遣之,冲退而叹曰:‘真丈夫矣!‘”
- 《晋书·刘琨传》载:“(刘琨)尝与祖逖为侠客,过中牟县亭,暮投宿亭下。主人翁巾袍敝而见之,曰:‘吾不能远相款待,敢效薄伎为乐。’命致浆焉。既而呼三协曰:‘刘、祖二郎来!’促令行酒。”后以“刘、祖二郎”为交游之典。
- 《晋书·陆机传》载:“(陆机)少时轻财仗气,所交尽豪俊士,与琅邪王济、中山刘舆、沛人赵王伦等并为高誉。及居父忧,服阕,乃变姓名遍游吴、会稽间,穷观察听。吴中皆怪其故作年少声,而其发言应对甚有奇趣。”
- 张衡《东京赋》: “于是炎光炽烈,霜气惨凄,风飞电驰,雹掷冰裂,沍雨霏霏。”
- 曹植《洛神赋》: “于是徐行游女之馆,流眄韩寿之室。”
- 曹植《赠白马王彪序》“白驹过隙”句: “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 曹植《箜篌引》“慷慨有余”句: “慷慨有余悲。”
- 曹植《赠白马王彪》“心念旧恩”句: “感君区区怀寸心,报君以此还相赠。”
- 王勃《滕王阁序》“总辔高冈”句: “总辔高冈,膺颜阔步。”
- 李商隐《无题》“庄生晓梦迷蝴蝶”句: “庄周晓梦迷蝴蝶。”
- 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堂上不合生枫树”句: “堂上不合生枫树,别来千里空屏迹。”
- 此句化用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句意。
- 此句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登东皋以舒啸”句意。
- 《庄子·大宗师》:“黄帝游乎冥山,遇天李子,二子辩斗,黄帝折枝而笑。”
- 《汉书·董仲舒传》:“汉武帝初立,魏其(窦婴)为丞相,武安侯田蚡为太尉……二人更进用事。”
- 苏轼《赤壁赋》“舞幽壑之潜蛟”句: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 《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嗜燕丹之狗,樊於期之肉,燕太子闻之,阴告秦贼臣曰:‘凡我能至前,美人已死,馀且非人也,而我心独喜。’”
-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将黥布军于蕲,汉军方败于彭城。”
- 此句化用李白《送友人》“扬帆采石江头”句意。
- 此句化用王维《辋川别墅图》“隔水青山列翠微”句意。
- 《晋书·王导传》:“导性至俭。”
- 《晋书·王羲之传》:“王氏四世御用笔法。”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此诗亦用此语。
- 杜甫《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 杜牧《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
- 杜甫《月夜》:“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杜甫《古柏行》:“天目千寻动地来。”
- 杜甫《恨别》:“恨别鸟惊心。”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
-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此处用杜甫原句。
- 杜甫《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借咏物寄兴而抒写的一首词。首联“矢口能呼雨,摧翎尚致风。”化用《庄子·外物》“夫列子御风而行”句意,表明自己虽然才能平平,却有一番雄心壮志;颈联“郑儋应一笑,麾陈薄凉中。”则是化用《庄子·逍遥游》“适楚而遭宋国之人笑”句意,表达自己受到冷遇的苦闷心情。尾联“青衣遭毒手,高举愧孤鸿”则是化用《庄子·盗跖》“曾参为婴儿之父母”句意,表达自己受小人陷害的愤懑心情。全诗借咏物寄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对功名事业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