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灵归天上,才如管仲,学如韩子,廉如王祐,忠如武侯,自来梁木泰山,门墙高仰三千丈;
功德在人间,南而楚江,北而吴都,西而晋阳,东而粤岭,从此铸金刻石,闾里悲歌亿万家。
译文
在天上的英灵,才学高超如管仲,清廉如王祐,忠诚如同诸葛亮,他们从梁木到泰山,门墙之高令人仰望。
在人间的功德,南方有楚江,北方有吴都,西方有晋阳,东方有粤岭,从此铸造金碑刻石,闾里悲歌亿万家。
注释
- 挽张之洞联:这是对张之洞的挽联,用以表达对他的哀悼和纪念。
- 英灵归天上:指张之洞等英雄人物的灵魂已升入天空。
- 才如管仲,学如韩子,廉如王祐,忠如武侯:这里列举了四位古代著名的贤人或将领,分别代表他们的才学、廉洁和忠诚。
- 自来梁木泰山,门墙高仰三千丈:用梁木和泰山来比喻张之洞等人的门楣和门墙非常高大,可以让人仰望。
- 功德在人间:指张之洞等人的功绩和恩德仍在人间流传。
- 南而楚江,北而吴都,西而晋阳,东而粤岭:这里分别代表南方的楚地、北方的吴地、西部的晋地、东部的粤地。
- 铸金刻石:比喻将张之洞等人的事迹刻在金石上,以示纪念。
- 闾里悲歌亿万家:形容张之洞等人的事迹感动了千家万户,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赏析
这副对联是对张之洞的高度评价和赞美。通过对比天上与人间的英灵,表达了对张之洞等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通过对四位古代贤人或将领的列举,展示了张之洞等人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贡献。最后,通过对南方、北方、西部、东部等地的描绘,展现了张之洞等人的功绩遍布全国,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整副对联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情感的真挚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张之洞等人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