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万里开鸿蒙,高樯巨楫乘艨艟。
仪真京口路百里,挂帆瞬息凌长风。
汀芦洲树看历历,波恬浪阔光瀜瀜。
遄流直下入沧海,远源上与岷峨通。
山川断续合云雾,日月照耀浮虚空。
舟行迅速疾飞驶,恍闻击鼓冯夷宫。
柂楼高据极观眺,奇纵豁达舒心胸。
年来江汉罢桴鼓,河海清宴绝战攻。
舳舻闲系沙岸侧,水师卷甲悬长弓。
羽葆南巡渡扬子,居安更念艰难功。
【注释】
仪真:今江苏仪征。乘巨舰至京口:从仪真到京口,乘船顺江而下。
鸿蒙:天地开辟之前的原始状态。
高樯(cháng):高大的桅杆。
艨艟(méng chōng):战船。
仪真京口路百里:从仪真到京口,有一百里路程。
挂帆瞬息凌长风:扬帆时,顷刻间便穿越了长江的长风。
汀芦洲树:江岸沙洲上的芦苇和树木。历历:清晰可见。
光瀜瀜:波涛浩荡。
遄流直下入沧海:顺流而下,直奔大海。
远源上与岷峨通:岷山、峨眉山都在远方,可以望见它们的源头。
山川断续合云雾:山峦重叠,云雾缭绕。
日月照耀浮虚空:阳光普照,天空明亮。
舟行迅速疾飞驶:船只行驶得很快,如同在空中飞翔一般。
冯夷宫:古代传说中的水神宫殿,这里指江中的水神。
柂楼高据极观眺:在舵楼上,可以极目远眺。
奇纵豁达舒心胸:视野开阔,心胸舒畅。
年来江汉罢桴鼓:近年来江水、汉水都不再用鼓乐来报信了。
河海清晏绝战攻:黄河、长江的水面平静,战争停止了。
舳舻闲系沙岸侧:战船停泊在岸边。
水师卷甲悬长弓:水师士兵卸下盔甲,挂着长弓。
羽葆南巡渡扬子:乘坐装饰华丽、羽毛装饰的车辆,沿江巡视。
居安更念艰难功:虽然现在生活安定,但仍然怀念过去的艰苦努力。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王建,字仲初,颍川人,唐代诗人。此诗写江上行船之乐,以江水行船为题材的诗歌不多,而能抓住江行的特点并写得如此精彩的,则仅此一首。
首联“长江万里开鸿蒙,高樯巨楫乘艨艟。”起句“长江”二字,点明题旨,表明这是一首描写江行景色的诗。“开鸿蒙”三字,气势恢弘,意境深远,把长江比作宇宙万物的始生时期,既写出了长江的壮美雄奇,也表达了诗人豪情满怀、意兴盎然的心情。接着“高樯巨楫”两句,具体写出了大船的形象,“高樯”指高大的桅杆,“巨楫”指的是巨大的船桨,都是形容船上设施宏伟,说明诗人乘坐的是一艘规模很大的船只。
颔联“仪真京口路百里,挂帆瞬息凌长风。”写诗人乘船从仪真经京口,一路上江面宽阔,风平浪静,帆船如箭,一泻千里。“凌长风”三字写出了江上风势之大,船速之快。
颈联“汀芦洲树看历历,波恬浪阔光瀜瀜。”写江边沙洲上的芦苇和树木历历在目。“看历历”三字,写出了景物清晰可见,生动形象。“波恬浪阔”三字,描绘出江水的宽广浩渺。“光瀜瀜”,写出了阳光照射下江水闪闪发光的样子。
尾联“遄流直下入沧海,远源上与岷峨通。”写江船顺着江水一直向前驶去,直到东海尽头;再往前去,就能看到岷山和峨眉山了。这两句写出了江船一路顺流而下,直至大海的壮阔景象,同时暗含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全诗写景生动形象,叙事清楚明白,抒情自然流露。诗人通过对江水奔腾不息的描写和江边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自己对祖国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