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书天下本,六官庶僚首。
丝纶委寄隆,分职慎所守。
上相列天阶,喉舌筦北斗。
乾象方昭垂,古来讵虚授。
轩皇置六相,姬文择四友。
得人邦乃昌,此事谅非偶。
曰予既寡昧,欿然谢哲后。
听政日不遑,望道远何有。
启沃藉臣邻,匡赞资左右。
虽云际升平,民物岂康阜。
图终贵谨始,治安莫予狃。
广业惟克勤,励精期永久。
作诗一相勖,敬哉庶无负。

【注释】

宫门:皇宫的正门。听政:听取政务。阁部:指中书省与门下省的合称。六官:古代中央官署的统称,包括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殿中省、内史省、秘书省。庶僚:百官中的一般官员。丝纶:诏书。隆:兴盛、兴隆。分职:各司其职。慎所守:谨慎地遵守职守。上相:宰相。天阶:朝廷。喉舌:比喻宰相,也喻指传达皇帝意旨的人。管北斗:比喻宰相掌握国家大权。乾象:指上天的象征。方昭垂:将要显著地表现出来。讵(jù):岂,表反问语气。轩皇:指黄帝。姬文:周文王。择四友:选择四位贤才为辅佐。得人:得到贤人。邦:国家。寡昧:愚昧无知。欿然:谦虚自谦的样子。谢哲后:辞去贤能之臣。启沃:进献意见或建议。藉臣邻:借臣子之便。匡赞:辅佐。资左右:依赖身边人。际升平:处在太平盛世。康阜:安乐富足。图终:打算最终达到的目的。谨始:慎重开始。治安:天下安宁。广业:扩大事业。克勤:勤奋努力。励精:振奋精神。期永久:期望永远如此。作诗一相勖:写一首诗来劝勉他。勖,勉励。敬哉:敬语,表示尊敬。庶(shù)无负:希望不要辜负。

【赏析】

此篇是诗人在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所作,时值安史之乱刚刚平息,诗人被起用任左拾遗。这首诗就是作者在担任这个职务期间写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抒发了他对当朝政治黑暗腐败的不满。

全诗以“宫门听政示阁部诸臣”开篇,点明题旨。接着,诗人首先指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重视人才,认为只有得到了贤能之臣才能使国家昌盛。然后,诗人从两个方面论述这个问题,一是强调君主必须谦虚自省,二是指出要善于用人,不能滥用权力。最后,诗人又告诫君主要注意国家的长远利益,不应贪图眼前的享乐。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他对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向往。他的这种爱国思想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总之,这是一首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政治抒情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