峄阳桐百尺,斲为凤凰琴。
调丝坐石上,宛若松风吟。
希音合太古,贵以炼予心。
【注释】
琴:古代的一种弦乐器。
调丝:调弄琴弦,指弹琴。
希音:古乐中的清雅之音。
太古:远古。
贵:珍贵。
【赏析】
《调琴》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诗中通过写调琴的意境、动作,表现了作者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精神。诗的前两句写桐木制琴,后两句写弹奏时的情景。
“峄阳桐百尺,斲为凤凰琴。”这是说,桐木制作的琴有百尺高,被制成了凤凰形的琴。这里用“峄山”作为桐木的代称,是因为“峄山多美桐”,而“桐有五德”,即质地坚韧、声音洪亮、色泽明丽、经久耐用、纹理美观。所以用桐木来制作琴,是因为它具备了制作琴的五大条件:质坚、声宏、色丽、耐久、纹理美观,因此它才能成为制作成“凤凰琴”的材料。凤凰是吉祥的鸟,凤凰形的琴当然就是吉祥之物。
“调丝坐石上,宛若松风吟。”这是说,在岩石上坐着,拨动琴弦,就像听那松林中传来的松涛之声一样悦耳动听。这里用“坐石上”来表示自己悠然自得的神态。因为琴声美妙,所以听者如痴如醉,情不自禁地要像听松涛一样倾听琴曲。这两句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是说自己在岩石上坐着,拨动琴弦听其声;虚写则是想象那美妙的声音好像从松林中传来的松涛声一样,让人心旷神怡。
“希音合太古,贵以炼予心。”这是说,希音(即上古时代的清雅之音)与太古时代相合。因为希音能够使人的心性受到磨练。希音是古人所说的一种清雅之音,这种清雅之音与太古时期的清雅之音相合,所以能让人心性受到磨练。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追求清雅之情,也体现了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执着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