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灵贶说,今见异河来。
潆曲经山谷,汪洋历涧隈。
安营流渐下,决堰势初回。
马饮无须窟,人尝止用杯。
村荒咸得润,夜静响同雷。
讵但沾行帐,还能沃土垓。
仰邀天顾重,顿使地形开。
七校多欣悦,何劳渴指梅。

【注释】

灵贶:指河。异河:黄河。潆曲:水流回旋曲折。山谷:指山谷中的河流。汪洋:形容河水浩大。涧隈:山间溪流的弯曲处。安营:指军队驻扎。流渐下:指黄河水逐渐向下游流去。决堰:指决开堤坝使河水流出。马饮无须窟:指黄河水流入须昌时,没有马饮水的窟窿。止用杯:指人用杯子舀水饮用。村荒:指村庄废弃。咸得润:指田地得到了滋润。夜静:指夜晚寂静无声。响同雷:指声音如雷鸣。讵(ju):岂;但:只。行帐:行军时所用的帐篷。沃土垓:肥沃的土地。顿使地形开:顿使地势开阔。七校:指七个州郡。多欣悦:都很高兴。何劳渴指梅:何必像口渴了找梅子吃一样着急。

【赏析】

黄河自青海西源流至中亚地区,折向东,经甘肃、宁夏,入山西,然后南流,再折向东,过豫北,达山东。这首诗即写黄河在中亚东流进入豫北后的情形。黄河在中亚地区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其支流众多,水量很大。诗人通过描绘黄河流经的山川地理环境以及沿途的景色变化,表达了对黄河这一伟大河流的赞美之情。首二句写诗人听到有关河源的传说,亲眼见到黄河的壮美景象时的心情。三、四句写黄河流经山谷和山间的溪流时的情况。五、六句写黄河在经过村庄时的情景。七、八句写黄河水流入平原时的情景。最后两句写黄河为周边百姓带来的好处和诗人对黄河的喜爱。

是中国第二长河,世界第五长河。它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4000亿立方米,占全国总径流量的20%。黄河出青铜峡后,向东流经宁夏、内蒙古等省区,到山东省注入渤海湾。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自古以来,黄河就以“母亲河”的身份养育着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而今天,我们依然要感谢她为我们带来的一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