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殿丹青焕,飞甍黼藻新。
思排仙驭往,却奉翠舆辰。
仰慕尼山侧,兴怀泗水滨。
存心惟志道,勉力事依仁。
望斗知非远,升堂念每惇。
庑松应鬣长,阶桧益苔皴。
过鲁时逢夏,归帆罢问津。
迢迢曲阜路,沿溯几劳神。
【注释】
阙里:孔子故居,位于山东曲阜。
重修:再次修缮。
一往:一次去。
天气日暑急:天热如蒸。
奉慈舆北归:指孔子去世后,他的信徒们按照他生前的愿望,把他的遗体从曲阜迁葬到洛阳城西。
阙里重脩思欲一往以天气日暑急奉慈舆北归未得瞻视纪诗八韵:在孔子故居(阙里)进行修缮,我想念孔子,想随同孔子一起前往,但是天气酷热,天公不作美,不能奉陪孔子北上回葬,因此没有能见到孔子的尸体,所以写诗来记述这次心情。
阙里:孔子故居,位于山东曲阜。
重脩:再次修缮。
一往:一次去。
天气日暑急:天热如蒸。
奉慈舆北归:指孔子去世后,他的信徒们按照他生前的愿望,把他的遗体从曲阜迁葬到洛阳城西。
仰慕尼山侧:仰慕圣人孔子在尼山的墓地。
兴怀泗水滨:怀念圣人孔子曾在这里讲学。
存心惟志道:存心是立志做圣人。
勉力事依仁:努力去做仁义的人。
望斗知非远:仰望北斗星,知道距离不是很遥远。
升堂念每惇:登上殿堂时总是想到要恭敬地对待孔子。
庑松应鬣长:走廊旁的松树都长得很高,而且很茂盛。
阶桧益苔皴:台阶旁的柏树也长了很多青苔。
过鲁时逢夏:路过鲁国的时候正值夏季。
归帆罢问津:乘船回来后询问如何渡过河流。
迢迢曲阜路:曲阜的路漫长而遥远。
曲阜:孔子出生地。
几劳神:几次使人心烦。
【赏析】
此诗作于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当时作者任秘书丞,因上疏谏劝宋仁宗不要轻用兵,遭贬。本诗即是他离开曲阜时写的一首纪行之作,表现了作者对孔子及其思想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崇敬之心。全诗结构严谨,语言平实,意境清幽,风格质朴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