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周遮积翠苔,薰风拂处午云开。
忽听梵诵惊残梦,疑是金绳觉路来。
注释:水阁周围积满了翠绿的苔藓,薰风轻轻吹过的地方,午后的白云也开散了。突然听到梵诵之声,惊破我的残梦,怀疑这是通往觉路的金绳。
赏析: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夏日水云榭中聆听梵音的场景。首先描绘了水榭周围环境的美丽宁静,接着又通过“忽听”一词引出了对梵音的惊喜,最后以疑是金绳觉路来表达对修行者悟道之路的认可和赞赏。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神秘、充满期待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精神境界的心境。
水榭周遮积翠苔,薰风拂处午云开。
忽听梵诵惊残梦,疑是金绳觉路来。
注释:水阁周围积满了翠绿的苔藓,薰风轻轻吹过的地方,午后的白云也开散了。突然听到梵诵之声,惊破我的残梦,怀疑这是通往觉路的金绳。
赏析:诗中描述了诗人在夏日水云榭中聆听梵音的场景。首先描绘了水榭周围环境的美丽宁静,接着又通过“忽听”一词引出了对梵音的惊喜,最后以疑是金绳觉路来表达对修行者悟道之路的认可和赞赏。整首诗通过对夏日景象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神秘、充满期待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精神境界的心境。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树冷催蝉咽: - 注释:树叶变冷,蝉鸣声似乎也变得低沉。 - 赏析:这一句描绘了初秋时节的自然景象,树木的冷意和蝉声的低沉相结合,营造出了一种深秋的氛围。 2. 荷疏表影长: - 注释:荷花稀疏,影子显得格外漫长。 - 赏析:这句话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景色,荷叶稀疏,影子拉长,给人以萧瑟之感。 3. 深秋残暑气: - 注释:深秋时节仍然残留着夏天的余温。 -
蕤宾逢夏律,午日俯澄流。 黄鸟林中变,新蒲岸外稠。 宫筵传彩粽,仙酒泛丹榴。 遥忆蓬莱上,垂杨荫御沟。 注释: 1. 蕤宾逢夏律:蕤宾是古代十二律中的一个,逢夏律即是指夏季的律。这里的“逢”是遇到的意思,意味着在蕤宾这个律音下,正值夏季。 2. 午日俯澄流:午日指的是正午时分,俯即低头,澄流即清澈的水流。这里描绘的是夏日中午阳光直射水面的景象。 3. 黄鸟林中变:黄鸟指的是黄色的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逐句的释义和译文: 第一句 - 爽气三秋早:爽指的是清新的空气,三秋指的是秋季的三个月。这里描述的是秋季的早晨,空气格外清新,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 第二句 - 仙期此夕经:仙期指的是七夕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这句诗表达的是在这个特殊的夜晚,七夕节即将来临。 第三句 - 针楼连万户:针楼指的是装有针的楼房,这里指的是女性在七夕节晚上会装饰自己的住所
【注释】 精门:指唐代李峤的“精门”。李峤是中宗、睿宗两代的宰相,他的文章被当时人称为“精门”。斫(cuò):磨。云笺:即云母纸,古代的一种书写用的纸张。御章:皇帝的诏令。宫门:皇宫的门。内殿:宫殿内的正房。夕景:夕阳的景象。炉烟动:指灯火闪烁如烟。晴光:明亮的阳光。烛影长:烛光摇曳。文房:指文房四宝,即笔、墨、纸、砚。友:相与为伴。翰(hàn)翔:飞腾翱翔。 【赏析】
【注释】 沙河:古地名,在今陕西。辉煌:明亮耀眼。明辇道:明亮的御路,指皇帝的车驾。将晓:将近天亮时。漏声残:指时间接近拂晓时分。秋月:秋天的月亮。西山:指终南山,在长安南面。落:落下。金风:秋风。北野:北方的田野。寒:寒冷。漙漙:形容露水晶莹的样子。芳华日:指美好的青春时代。漙漙:露水未干的样子。 【赏析】 这首七绝写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据《旧唐书·肃宗纪》记载,至德元年九月
【注释】 瞻皇考御书敬佛二字:瞻仰父亲(太祖)的御笔,上面写着“敬佛”两个字。 重来瞻御笔:重新来到此地瞻仰父亲的御笔。 丕烈迈前代:丕烈,是伟大、卓越的意思,迈,超过。前代,指以前的时代。 鸿休启后人:鸿休,大吉大利;启后人,开启后人。 兴文盛礼乐:兴文,振兴文学;盛礼乐,繁荣礼仪和音乐。 偃武息兵民:偃武,停止战争;息兵,停止用兵。武,指武力或战争。 法则光华远:法则,这里指法海寺;光,光辉
``` 紫塞双崖出,丹梯百尺悬。 草香遮细路,树老卧晴烟。 地为时巡到,山当隘口偏。 何年留石室,驻马望层巅。 ``` 诗句翻译 - “紫塞双崖出”:描述喜峰口两侧的山峰如同紫色的要塞一般突出。 - “丹梯百尺悬”:形容悬崖上有一条高耸的梯子,颜色如丹砂般鲜艳,高达百尺。 - “草香遮细路”:小路周围长满了草,香气四溢,遮掩了路径。 - “树老卧晴烟”:树木因年代久远而显得苍老
诗句解释: 1. 玉殿寒松秘 - 此句描绘了孝陵的庄严与静谧。"玉殿"可能暗示着帝王的住所,"寒松"则表达了环境的冷清,"秘"则意味着隐秘、不易接近。 2. 秋霜落树枝 - 描述了秋天的景致,树叶被霜覆盖,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3. 缅怀文武业 - "文武"通常指代文官和武将,这里的“业”指的是事业或者功绩。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历史上那些为国家和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英雄们的怀念之情。 4.
【解析】 “初秋”“西苑”点出时间、地点,“幸”是皇帝亲临之意,“命小船采莲”是诗人的主观愿望。“芰荷池沼满,鸥鹭夕阳边”两句写荷花盛开,水鸟成群。“频使移轻舫,时来献采莲。”两句是说经常派使者把小船移到湖中来采莲。“离宫阑槛外,风动碧翩翩”两句写在离宫的栏杆之外,微风吹动着碧绿的荷叶随风飘舞。 【答案】 (1) 幸:皇帝到某处去叫“幸”。 (2) 西苑:指西宫或西面园林。 (3) 初秋向晚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需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答,其中“驻跸”即皇帝到某地暂住;“碧云寺”是地名,位于今北京西郊的玉泉山,有碧云寺。 【答案】 ①驻跸:在此处暂住。②山寺通幽境:山中寺庙通向幽僻之处。③幡虹:旌旗上的彩虹。④刹(寺院)凤:佛寺上飞檐翘角的风凰形装饰。⑤翠麓三乘辟(辟:开。三乘:车驾)。⑥游豫:游玩、休息。⑦松阴辉落景
注释: 流莺百啭起烟槐,细雨油云点翠苔。 松竹青青山色静,游人倚杖尚徘徊。 仇英(1360-1442),字俊民,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画家。擅长仕女、山水、花鸟画,笔法细腻秀润。他的绘画风格清新雅逸,有“南田遗风”。 百啭:形容黄莺啼鸣声音婉转动听。 细雨油云:指细雨如油滴般的云朵。 山色:指山的景色,也指山的颜色。此处用来形容青山颜色宁静。 游人倚杖:指游客手持拐杖,在青山之间漫步。 赏析
【注释】 1. 高原:指蒙古高原。2. 霁景清:晴朗的天景,天气晴朗。3. 遐陬:远方。4. 识治平:知道太平盛世。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朝诗人张养浩创作的《晾鹰台集》中的一首诗。此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治理的期望和对边疆安定的关怀。 首句“秋尽高原霁景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高原景象。在秋天即将结束的时候,高原上的天气晴朗,景色优美。这里的“高原”是指蒙古高原,一个广阔的地理区域
【注释】百雉城:高大的城楼。济水:指济水,古时黄河下游支流。隈:弯曲的地方。青莱:泛指青州地区,古代地名,今属山东。更看:再仔细看。亭亭:形容人或物耸立而优美的样子。 诗是杜甫《望岳》中描写泰山景色的第一首诗之一。全诗通过对泰山雄伟磅礴景象的描绘,着力歌颂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貌,流露出一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赏析】 这首诗的首句“百雉城临济水隈”,写登上济南城
樱桃 禁苑朱樱晓露匀,不须驿骑拂红尘。 芙蓉未赐千官会,寝庙春残早荐陈。 注释: 1. 朱樱:红色的樱桃,这里指的是樱桃树。 2. 禁籞:宫廷的禁地。 3. 拂:擦。 4. 芙蓉未赐:指没有赐予官员们品尝。 5. 千官:指朝廷百官。 6. 寝庙:帝王的陵墓。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宫词。诗中描绘了樱桃树在清晨的露水中显得格外清新美丽,不需要驿马匆匆地穿过尘世的喧嚣去采摘。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要点和语言表达。首先明确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要求进行解答: 1)理解诗句大意: 玉兰:指梅花; 江南种:江南移植过来的; 上苑栽:皇家园林中种植; 冰心一片:纯洁的心灵; 晓风开:晨曦的微风使花儿开放。 2)翻译重点字词: 琼姿:花的香气、姿态; 皎洁:纯净洁白; 冰心一片
【注释】 盆中:指花盆中。青条朱实:青绿色的树枝和红色的果实。争似:哪里比得上。 【赏析】 《盆中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借写盆中橘树的繁茂,抒发自己对国运的忧虑。 首联“厥包禹贡自扬州,作颂骚人楚泽留”,意为:这盆中的橘子来自扬州(这里暗指李白),为屈原所作颂文所赞美。 颔联“争似青条朱实好,移来满树洞庭秋”,意为:那青绿枝干、鲜红果实的橘子又怎能比得上呢?我把它移植到满树的洞庭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