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霜华点翠旗,严风腊月断流澌。
已知朔气催寒尽,桥跨长虹涌溜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和提示信息筛选出相关的意象、诗句和表述。解答时注意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和思想主旨。
(1)南苑桥上大风,是说桥上风很大,“霜华点翠旗”,说明是冬天的早上。“严风腊月断流澌”,说明天寒地冻,冰封河面,水结冰了。这两句是实写,诗人通过描写冬日的严寒景象来烘托桥上风势之猛烈。
(2)“朔气催寒尽”,意思是:朔气催走寒冬,春天来临。“桥跨长虹涌溜迟”,意思是:桥横跨在长虹之上,流水涌动很慢。这两句是虚写,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桥上的大风吹得流水涌动的速度很慢,从而表现出桥上大风吹得很快。
【答案】
译文:
南苑桥上刮着大风。
寒霜覆盖着青旗,凛冽的北风使腊月河水结冰。
朔气吹送寒冷消逝,桥头横跨在飞虹之中,流水缓慢地流淌。
赏析:
首句写景,交代了时间,点明了地点。“霜华”即秋露凝结成霜。“翠旗”,指旗帜上画着翠鸟。“严风腊月断流澌”,“严风”指北风。“朔气”指冬季寒气。“腊月”,农历十二月,这里指冬季。“断流澌”,意谓河水因受北风影响而结冰。“朔气”,即冬寒,也指北方的寒气。“寒尽”,指冬季过去,即暖春来临。“桥跨长虹”,是虚写,用彩虹比喻桥。彩虹出现常在雨后或晴天,所以“长虹”是形容桥横跨在天上的彩虹之上。“流水慢”,是实写,用流水速度慢来表现大风刮得急。
这首诗写的是桥上风势之大,气势之盛,景色之壮。前两句为实写,后两句为虚写。实写部分又分为两层,一层为冬去春来,天气转暖,桥上风势之大;二层为桥上大风,水势汹涌。虚写部分则以彩虹比喻桥,把景物写得如诗如画,色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