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登山览八荒,翰林随辇进辞章。
君臣同乐松阴下,时雨将来入未央。
【注释】
日暮:傍晚。
登景山:登上景山。景山是北京城北面的一座山,山上有楼台亭阁,景色秀丽。
翰林:翰林院中任职的官员,这里泛指文官。
高士奇:字静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大臣。康熙时为内秘书院学士。后升为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官至吏部尚书。
辞章:文章。
松阴下:松树的阴影里。古代帝王常在夏至时节到郊外游赏,避暑纳凉。
未央:皇宫名,汉时称长乐宫或甘泉宫,唐以后称大明宫。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作于作者陪同康熙帝到景山游览之际。诗的首联写登高之乐;颔联写君臣共乐之情;颈联写雨后天晴之景;尾联写雨后天晴之后的情景。
“夏日”二字,点出题面,也点明时间。“登景山”三字,表明作者随行皇帝游览之意。“日暮”,点出时间。“览八荒”,意谓极目远眺。“八荒”本指四方极远的地方,后来泛指天地万物。
“随辇进辞章”,即在御辇上赋诗进献。“翰林”,指翰林院中的官员。“翰”,指笔;“林”,指树林。“辞章”指诗文。“翰林”一词,既指皇帝身边的文臣,又可泛指朝廷中任用文人学士的官员。“随辇进辞章”,即在御辇上赋诗进献。
“松阴下”,点明地点。“松阴”,指松林的浓荫,此处特指景山之松林。松林之下,是一片阴凉之地,是皇帝与臣子们休息乘凉的地方。“松阴”,亦指松林下的荫凉之处。
“君臣同乐”,说明君臣之间相互欢乐。“时雨欲来”,则描绘天气将转好的景象。《诗经》中有“时雨既至,百谷以饜”之句,意思是说天降及时雨,庄稼就得以丰收。“入未央”,指雨后天晴,阳光普照,万物复生。
“松阴下”,写景山之松林。“松阴”,指松林下的荫凉之处。“松阴下”,点明地点。“君臣同乐”,点明了题目中的主体——君臣。“松阴下”,是君臣共乐之地,是他们共同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地方。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现了诗人与康熙帝一同游览景山的喜悦心情和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