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銮独上高城望,巷陌遥通水寺斜。
土俗惟知斗歌舞,闾阎不解种桑麻。
鸟啼茂苑千年树,霜冷吴宫十月花。
声教四方犹未讫,愿将淳朴变繁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描绘了苏州城的美丽景色和市民的生活状态。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鸣銮独上高城望,巷陌遥通水寺斜。 (这句诗的意思是诗人独自骑着马登上了高楼,远眺着远处的街巷和水寺。)
注释:鸣銮,指皇家的马车铃铛声。高城,指的是苏州城的城墙。
赏析:诗人站在高处,远眺着苏州城的美景,感受到城市的繁华与美丽。土俗惟知斗歌舞,闾阎不解种桑麻。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地的风俗只知道斗乐舞、唱歌喝酒,而百姓却不懂得种植桑树和养蚕制麻。)
注释:土俗,指当地习俗。斗,是指比赛或娱乐。闾阎,指平民百姓的住所。解,懂得。
赏析:诗人通过观察发现,苏州的市民虽然生活富足,但并没有发展农业,只是沉迷于歌舞升平的生活。鸟啼茂苑千年树,霜冷吴宫十月花。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时,鸟儿在茂密的园林中歌唱,而秋天时,吴宫里的梅花却已经凋零。)
注释:茂苑,指园林中的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吴宫,指古代吴国的宫殿,也泛指苏州城。
赏析:通过对比苏州的园林和宫殿的景象,诗人表达了对苏州自然景色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苏州市民生活的奢华。声教四方犹未讫,愿将淳朴变繁华。 (这句诗的意思是声威教化遍及四方,但尚未完全完成,希望把淳朴的生活方式转变为繁华的都市生活。)
注释:声教,指声威教化。讫,结束。愿,希望。
赏析: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苏州市民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不再只是追求物质享受,而是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提升。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城市发展的担忧,认为仅仅追求繁华是不够的,还需要注重道德修养和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