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频萦虑,长堤幸已成。
桑麻连井邑,花柳近清明。
渐惬勤民意,还深问俗情。
兰桡经过处,布谷唤春耕。
【注】大城,即今山东聊城。文安,县名,在今河北景县东南。积水,指黄河泛滥。频萦,多次环绕。长堤,指修筑的堤防。王家口,即今山东临清东北的王口闸。驻跸,帝王出行时临时停留的地方。井邑,指乡村。花柳,指春光。渐惬勤民意,渐渐满足人民的愿望。还深问俗情,还进一步了解民间风俗。布谷,布谷鸟的叫声,这里借指农民劳动的号子声。
译文:
大城、文安等处堤防修好后,舟中停留在王家口。
河水经常环绕堤防,幸好堤防已经修成。
桑田麻地连成一片,春天来临,景色美丽如画。
百姓逐渐满足于治理水患,还更深入地了解当地风俗人情。
船经过之处,布谷鸟的叫声,催促着农民开始春耕。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诗人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时,经过文安县一带,看到文安县一带修建了长堤,于是乘舟游览并作诗纪事。首二句赞美文安长堤之胜,三、四两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色图;“渐惬勤民意”五句写他为政的用心和民情;末联点明题旨,抒发了对百姓的爱。全诗语言朴素,意境优美,是一首咏物抒情的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