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诸葛身先死;异姓汾阳帝不疑。
【注释】
大名:即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县。
诸葛:指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蜀汉丞相,人尊称其为诸葛武侯。
先死:指诸葛亮在五丈原去世。
异姓:指和刘备同姓的刘氏,而福、康二公与刘备不同姓。
汾阳帝:指唐玄宗李隆基,封汾阳王。
不疑:即不疑于色,意即对异性不加怀疑。
【赏析】
这首诗是挽福康安的。诗中赞颂了福、康二公,并指出他们与自己虽同姓却不同辈,因而对他们更加尊重。
“大名诸葛身先死”,首句写福、康二公都是名将,但都英年早逝,以诸葛亮自比;“异姓汾阳帝不疑”,次句写福、康二人虽同姓,但与自己的关系却大不相同,因而对他更加敬爱。此四句总写福、康二公的功业,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他俩的尊敬之情,这是全诗的核心。
下面四句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歌颂福、康二公。
“三朝柱石定乾坤”,意思是说,福、康二公是平定天下的大功臣。“三朝”指乾隆帝登极后的三个时期,即即位前的康熙时代(三朝),以及即位之初的乾隆初年和乾隆末年(三朝)。“柱石”是古代建筑上支撑屋顶的主要木料,比喻国家的栋梁之臣,这里用以比喻福、康二公。“乾坤”,指天下国家。这两句是说,福、康二公是平定天下的栋梁之臣,他们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一剑霜台平寇氛”,意思是说,福、康二公曾率军征战,平复边疆的寇氛,使国家安宁。“霜台”指北疆边境的哨所。“寇氛”指边患。这一句是说,福、康二公曾经率军南征北战,平定了边患,为国家创造了和平的环境。
“两番出镇定边防”,意思是指福、康二公两次奉命出任总督,巩固边防。“两番”指两次。这两句是说,福、康二公两次受命出京,担任重要职务,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的利益。
“一骑关山入帝乡”,意思是说,福、康二公曾亲自领兵出征,深入敌境,凯旋归来。“关山”指边远险要的地方,也指战场。这两句是说,福、康二公曾亲率军队深入敌境作战,凯旋而归,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
“一生勋业震寰瀛”,意思是说,福、康二公一生的功业,足以震动整个中国和世界。“寰瀛”指中国和全世界。这两句是说,福、康二公一生的功勋卓著,足以使全国和全世界为之震惊。
最后四句是总结全文,再次表达对福、康二公的敬仰之情。
“长歌一曲吊英雄”,意思是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为他们献上一曲长歌来缅怀这些英雄人物。“长歌”,指唱起悲壮的歌曲。“吊”,悼念。这两句是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为他们唱起悲壮的歌曲来纪念他们这些英勇无畏的英雄人物。
“千古风流共仰贤”,意思是说,福、康二公的功绩永垂不朽,他们的英名将永远受到后人的仰慕和尊敬。“共”,共同。这两句是说,福、康二公的功绩永远被人们所传颂,他们的英名也将永远受到人们的敬仰。
此诗以赞颂福、康二公为主,通过对其功业的回忆和对其品德的评价,表达了对这位历史人物的深切怀念和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