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折红梅”源自宋朝,是宋代无名氏所作。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词牌是构成词的一种基本单位,相当于现代的乐谱。词牌名不仅决定了一首词的格调、韵律,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折红梅》作为宋词中一个著名的词牌名称,承载了宋代的文化特色与审美情趣。
词牌名“折红梅”源自宋朝,是宋代无名氏所作。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词牌是构成词的一种基本单位,相当于现代的乐谱。词牌名不仅决定了一首词的格调、韵律,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折红梅》作为宋词中一个著名的词牌名称,承载了宋代的文化特色与审美情趣。
折取一枝红梅,送元侯兄重入粤地,并寄给陆郡守兄孝山。 看红梅初放,一枝折取、燕台池馆。 正东风,乍暖乍寒,山邮水驿沙岸。 离歌一半,暗吹入、龙吟羌管。 莫愁去作蛮府参军,且岭度归猿,亭对来雁。 停帆系缆。 任环绕故园,流连春晚。 重携却、麝媒笔婿,留题药栏深院。 陆生相见。 定问我、酒肠诗胆。 报道不改旧日疏狂,但频年相忆,李陵台畔。 【注释】 ①折红梅:折一枝梅花赠别。 ②元侯:诗人的朋友
诗句释义 1. “记西楼筝雁,曾迎素手,珠槃花乱。” - 这是回忆过去的事情,提到在西边的楼阁上,曾经有筝声伴随着雁南飞的景象。同时,也提到了一位女子,她用双手迎接这些飞来的筝音,使得珠盘上的花儿仿佛也在跳舞。 2. “甚东风、不管世情,红罗映雪先绽。” - 这里描述了春天的风,它似乎并不在意世间的纷扰,而是将红罗衫映照得如同雪一般洁白,并且率先绽放了花朵。 3. “吹香枕畔。” -
【注释】 折红梅,即折梅花。 园梅,指园中之梅花。 惟绿萼才数分耳:只有绿萼梅才只有几朵。 引,引长。 蟉干:树身。 阳和:春天的暖阳。 云霞交绚:指晚霞与云彩交相辉映。 天台刘阮:指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句意。此借指隐居山林之人。 细思客里,摘索繁花,总不似、吴门冷香幽院:细细思量自己身处异乡,如同摘取繁花一般,总觉得不如吴门(今江苏苏州)的冷清幽静的庭院。
【注释】 ①折红梅:折一枝梅花。白下访蘅圃:在南京拜访朋友张耒的住所。衡圃,指张耒家宅。②分虎话:分着虎皮坐卧。至夜分:到深夜。③别后却柬:分别之后寄信。柬,书信。④俞邰:字子中,颍川(今河南禹县)人,北宋诗人。⑤泊春江:停船于江边。无那:无可奈何。⑥灯收水市:点灯收摊。水市,水陆交通要道上的市场。⑦玉蟾:月宫里的仙女。⑧燕口:燕子口中衔来的书信。⑨郎官:旧称有地位的人。⑩香残:香气散尽。⑪便话
折红梅锡山舟中遣兴 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渔惯。甚当年偏喜问津,近来踪迹都倦。秋衣乍典。休辜负酒家新幔。总难消得,此际闲情,且洗研惊鸥,折苇呼雁。 乱峰青过,又镜渌层层,落霞渐远。斜阳澹茗烟和梦,愁人正抛书卷。流莺细啭。只认做江春才换。睡起却是,柔橹声中,有翠裙双语,白沙枫岸。 注释:靠着低矮的船篷(低篷),我独自站在船头,眺望着远方的景色。我的一生漂泊不定
折红梅梅花馆小鬟 折取一枝红色的梅,梅花馆的小丫鬟。 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枝争发。玉溪仙馆,不是个、寻常标格。化工别与、一种风情,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重吟细阅。 喜见冰层开始融化,微风也渐渐吹进,到了春天的时候。春的信息,夜里突然变得很强烈。红色的梅树有几枝在争先开放。在玉溪的仙馆中,它并不是平常的梅树,而是有特别的气质和风格。这是大自然特意赋予它的特殊风情
看红梅初放,一枝折取、燕台池馆。 正东风,乍暖乍寒,山邮水驿沙岸。 离歌一半,暗吹入、龙吟羌管。 莫愁去作、蛮府参军,且岭度归猿,亭对来雁。 停帆系缆。 任环绕故园,流连春晚。 重携却、麝媒笔婿,留题药栏深院。 陆生相见。 定问我、酒肠诗胆。 报道不改、旧日疏狂,但频年相忆,李陵台畔
引霜枝蟉干,阳和渐泄,红苞新绽。忆清溪、磴道数盘,携筇自访深茜。云霞交绚。几误了、天台刘阮。细思客里,摘索繁花,总不似、吴门冷香幽院。 如今归看。喜疏影横斜,池冰先泮。金罍竭、玉山未倒,晨昏凭阑千遍。条风催暖。重惜取、粉残脂浅倩。谁寄语、萼绿仙姿,忍来踪无定,又迟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