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枝争发。玉溪仙馆,不是个、寻常标格。化工别与、一种风情,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重吟细阅。
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别。只愁共、彩云易散,冷落谢池风月。凭谁向说。三弄处、龙吟休咽。大家留取,时倚阑干,闻有花堪折,劝君须折。
折红梅梅花馆小鬟
折取一枝红色的梅,梅花馆的小丫鬟。
喜冰澌初泮,微和渐入、东郊时节。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枝争发。玉溪仙馆,不是个、寻常标格。化工别与、一种风情,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重吟细阅。
喜见冰层开始融化,微风也渐渐吹进,到了春天的时候。春的信息,夜里突然变得很强烈。红色的梅树有几枝在争先开放。在玉溪的仙馆中,它并不是平常的梅树,而是有特别的气质和风格。这是大自然特意赋予它的特殊风情,像涂抹上胭脂一样,使香气四溢。仔细品味这诗句,可以发现作者对春天的到来充满了喜悦之情。
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别。只愁共、彩云易散,冷落谢池风月。凭谁向说。三弄处、龙吟休咽。大家留取,时倚阑干,闻有花堪折,劝君须折。
比繁杏更娇艳的桃花,品格真的不同。只担心这些美丽的花朵和飘浮在空中的白云一起消散,让谢公亭边的月光和风都被冷落。谁能向我说呢?当音乐响起时,龙吟声应该要停止。让我们留下这美景吧!当我们站在栏杆上时,听到花儿被折断的声音,我们一定要去折花。
赏析:
这首词写赏梅之景。“折红梅梅花馆小鬟”起笔就突出了题面“折”字,以“红梅”为题,是因梅色如火,又借梅言人。首二句描写梅开之景,“冰澌初泮”,“东郊时节”,写出了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百花争放的景色,同时也暗示着梅花的早开。
“春消息,夜来顿觉,红梅数枝争发”三句紧承前两句展开描绘梅花盛开的景象:“春消息”,“夜来顿觉”说明作者已觉察到春天来临的消息;而看到梅花开放则表明春天已经到来。“红梅数枝争发”形象地刻画出梅花盛开的盛况。“玉溪仙馆”三句写梅花与众不同的品性:“玉溪仙馆”,非同一般的梅馆,这里暗指主人不凡;“不是个、寻常标格”,说明这种梅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品种,有着特别的气质;“化工别与、一种风情”则是说这种梅花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风采,仿佛是用天工雕琢出来的;最后以“似匀点胭脂,染成香雪”来形容其美丽动人的姿色。
“重吟细阅”三句,写赏梅的感受:细细品味之后,不禁赞叹不已。“比繁杏夭桃,品格真别”两句,用“繁杏夭桃”、“品格真别”等词语赞美梅花的品格高雅;“只愁共、彩云易散,冷落谢池风月”几句则从反面落笔,写由于梅花的开放而使原本热闹的谢灵运池中的水鸟彩云也失去了往日的欢乐与热闹,从而衬托出梅花的高洁与脱俗;最后两句,由物及人,抒发了对梅花的赞美之情。
“凭谁向说”一句宕开一笔,引出下文。“三弄处、龙吟休咽”两句,写听曲赏梅的感受:随着乐声的起伏,梅花似乎也在随着乐曲的节奏而舞动。“凭何人说”,是说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够体会到梅花的美之外,还隐含着只有自己才能欣赏得到这美景的意思。
“大家留取,时倚阑干”两句,写自己对美好景物的喜爱之情。“时倚阑干”,是说每当看到梅花盛开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倚靠在栏干之上;“闻有花堪折,劝君须折”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听到花儿将要凋谢,就劝人们不要错过观赏的机会,要珍惜眼前的美景。
这首词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自己独特审美情趣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