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多难,在昔有人,湘淮未兴,独倚个臣以为命;
天山之南,于今乃粒,水旱犹祭,夫岂故乡所得私。

注释:

林则徐祠堂联:中原地区多灾多难,过去就有志士仁人为之奋斗,湘淮尚未崛起,就有一个大臣把国家命运寄托在自己身上;

天山以南,今天还有遭受旱灾和水灾之苦的人民,水旱灾害仍然在祭祀,怎么能说这是家乡自己所能决定的呢!

赏析: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福建侯官县庄屿乡人。清朝政治家、思想家、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主张严禁鸦片,并采取“以夷制夷”的思想,组织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侵略战争——中英鸦片战争。林则徐一生爱国爱民,廉洁奉公,清正廉明。他的诗作《驿寄梅花》被后人广为传颂:“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弄潮无节度,戏舞俱应休。”

林则徐祠堂联是林则徐在任两广总督期间为纪念他而建的。此联寓意深刻,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其中“中原多难,在昔有人”指的是中原地区曾经有过许多忧国忧民的人,他们为了保卫祖国而奋斗。“湘淮未兴,独倚个臣以为命”则是指当时的湖南、湖北等地还没有崛起,只能依靠一个大臣来承担起保国的重任。而“天山之南,于今乃粒,水旱犹祭,夫岂故乡所得私”则是说现在的新疆地区仍然承受着水旱灾害的痛苦,这些灾害并不是来自家乡,而是自然条件导致的。因此,我们不能把这些灾害归咎于家乡,而应该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保护家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