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帆初过古端州,又向东安道上游。
处处青山回曲径,丛丛修竹荫清流。
新秧已逗春泥出,薄雾旋兼宿雨收。
惟有木棉似相识,飞红片片送行舟。
【解析】
此诗首句“蒲帆”即以蒲叶为帆,是岭南水乡的特色。“初”字点出时间,表明是在初夏时节;而“又”字则表明这是诗人第三次来到岭南,前两次分别在端州(今肇庆)和东安道中。第二句“东安道”,是唐代岭南重要的交通干道之一,也是当时南岭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第三句写岭南山清水秀,处处有曲径通幽的美景;第四句写岭南雨后初晴,竹荫清流的景色。第五、六句写岭南农事繁忙,春泥已种,薄雾旋收,新秧茁壮,宿雨渐散,生机勃勃。尾联写岭南木棉花盛开,飞红一片,送行舟远去,表现了诗人对南方山水和当地人民生活的赞美之情。这首诗是诗人第二次来到岭南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南方山水和当地人民生活的喜爱之情。
【答案】
①蒲帆初过古端州 蒲帆:以蒲叶为帆。②又向东安道上游 指经过广州东郊大道。③处处青山回曲径 处处,到处。青山,青山绿树。④丛丛修竹荫清流 丛丛,形容竹林茂密繁盛。修竹,修长的竹子。清流,清澈的溪流。⑤新秧已逗春泥出 新秧:嫩绿色的秧苗。逗,引得,招来。春泥:春天的泥土。⑥薄雾旋兼宿雨收 薄雾:薄薄的云雾。宿雨:隔夜的雨。⑦惟有木棉似相识 惟有:只有。木棉:指木棉树的棉絮。⑧飞红片片送行舟 飞红:飘落的红花。送行舟:送别船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