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倚层霄敞,危栏俯野坰。
河流潆树断,峰势插天青。
人嗣黄梅法,龛藏白马经。
远公容结杜,长此叩禅扃。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文塔寺》。
译文:
夏日与石九鼎同游文塔寺浮图,因公携带大藏经而得见。
在层霄之巅眺望四周,危栏之下俯视田野。
河流环绕树旁曲折流过,峰峦直插云天一片青翠。
人传佛教黄梅派法脉,石窟内供奉白马真经。
禅师远公常容身于禅院,长久在此叩问禅门。
注释:
- “夏日”:这里指的是夏天。
- “石九鼎”:石九鼎是石匠,也是诗僧贾岛的朋友。
- “文塔寺”:“文塔”指的是文峰塔,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
- “浮图”:浮图是梵语音译,指佛塔。此处泛指佛教建筑,也指塔。
- “缘公”:因某事而得到帮助或启发的人。
- “大藏经”:指佛教经典。
- “徙倚”:徘徊不定,形容心情不安。
- “层霄”:高入云霄,形容天空极高。
- “危栏”:高楼上的栏杆,危险的地方。
- “野坰”:野外的原野。
- “河流”:水流动的地方。
- “潆”:环绕,流连。
- “林断”:形容树木众多,遮挡住了视线。
- “峰势”:山峰的形势,形容山峰陡峭高耸。
- “黄梅法”:黄梅派佛教法门。
- “龛”:小洞穴或洞窟。
- “白马经”:指佛教经典中的一部著作《白马寺藏经》,其中收录了许多重要的佛教经典。
- “远公”:远公和尚(645-713),中国禅宗五祖之一。他常容身于禅院,叩问禅门。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在夏日与石九鼎同游文塔寺浮图时所作。诗中描绘了作者在高高的文塔寺中遥望四周、俯瞰田野的景象,以及他在寺庙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描述,诗人展现了一个宁静、祥和的佛教圣地。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充满了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