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膝下王文度,此日风尘京雒游。
长伴塞鸿归碣石,欲观海蜃到之罘。
双藤倚户惊垂讯,千佛名经讵见收。
只是凄凉怜葛帔,高情须向古人求。
这首诗是诗人在阮亭家见到故人之子王戬时所赋。王戬是徐健庵先生的侄子,也是诗人的老朋友。
诗句解释:
当年膝下王文度,此日风尘京洛游。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王戬的深厚情感。”膝下”是指王家的子弟,诗人与王家的子弟有着深厚的友谊。”风尘”则是指战乱和流离失所的生活。”京洛游”是指诗人曾经在京都洛阳居住过。长伴塞鸿归碣石,欲观海蜃到之罘。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与王家子弟一起游历的场景。”塞鸿”是指北方的候鸟,象征诗人的忠诚和坚守。”海蜃”是指海边的蜃景,象征诗人的梦想和希望。”之罘”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的家乡或他的故乡。双藤倚户惊垂讯,千佛名经讵见收。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双藤”是指两根藤蔓,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安宁。”倚户”表示靠近窗户。”惊垂讯”可能是指窗外的声音或动静,让人感到惊讶。”千佛名经讵见收”则是说即使有千部佛经,也难以全部看到,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只是凄凉怜葛帔,高情须向古人求。
这句诗传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葛帔”可能是一种古代的服饰,这里用来比喻诗人的身世和命运。”高情”是指高尚的情感和志向。”须向古人求”则意味着诗人需要向古人学习,汲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感怀之作,诗人通过回忆与王家子弟的交往,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塞鸿归巢、海蜃变幻等自然景象的描述,抒发了对梦想和希望的追求。此外,诗人还以双藤、千佛名经等意象,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感情和高洁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