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阔烟生雨,涛高浪作声。
震翻琅主峤,环拱凤山城。
不藉冯夷力,能教海若惊。
乘秋长一望,绝胜广陵情。
【注释】
凤山:即凤凰山,在今江苏省丹阳市西北。八景:指凤凰山周围的八大风景名胜。震:震动。冯夷:传说中的水神,这里借指大海。海若:神话中海神的名称,此处泛指大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了凤凰山的八景后写的。诗的前二句写山色之秀美,后六句写山势之奇伟。全诗语言简洁,意境雄浑而清丽。
“水阔烟生雨,涛高浪作声”两句,写远望江上景色,境界壮阔。“水阔”点明地点,“烟生雨”点明时令,既写出了江南水乡的典型特色,又烘托出一种朦胧的情调。接着写江面波涛汹涌,波浪拍岸,发出隆隆声响,使人感到有巨大的力量,仿佛能摇动整个天空。这两句写景,写得非常生动,富有立体感,使人仿佛看到了波涛翻滚、浪涌如山的壮观景象。
“震翻琅主峤,环拱凤山城”两句,写凤凰山的地势特点。“震”字和前面“涛高”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江面的宽阔和江水的浩瀚。“琅”,指山名。“环拱”,形容环绕、保护的样子。凤凰山城,指凤凰山脚下的城市,与凤凰山形成一体,互相映衬。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凤凰山和它所处的环境写得雄伟壮丽,气势磅礴。
最后两句,诗人以“不藉冯夷力,能教海若惊”来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赞叹之情。这里的“冯夷”指的是传说中掌管水的神,“海若”指的是神话中的海神。诗人认为凤凰山脉势奇特,自然景观十分优美,如果再加上人工的修饰,那就会更能引起人们的赞叹。
“乘秋长一望,绝胜广陵情”两句,是全诗的收束语。诗人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凤凰山的自然风光作了高度评价,认为它比扬州的园林还要美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