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雕残秋草衰,经秋多半惮霜严。
主人淡淡花犹是,即吐媗妍不落凡。
【注释】秋柳:指秋天的柳树,因为秋风而凋残;雕残:凋残、凋敝。秋草衰:指秋天的花草已经衰败了。经秋多半惮霜严:过了一个秋天,大多数都害怕寒气太浓了。即吐媗妍不落凡: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来,而不落到凡间俗世。
赏析:此诗是写秋末时节,主人家的菊花盛开,颜色鲜艳,不与百花一样被寒霜所摧残。诗人对这美景十分欣赏,并以此作为向方耕霞致敬的礼物。全诗用赋的手法,描写了菊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了菊之傲骨凌霜的精神品质。
秋柳雕残秋草衰,经秋多半惮霜严。
主人淡淡花犹是,即吐媗妍不落凡。
【注释】秋柳:指秋天的柳树,因为秋风而凋残;雕残:凋残、凋敝。秋草衰:指秋天的花草已经衰败了。经秋多半惮霜严:过了一个秋天,大多数都害怕寒气太浓了。即吐媗妍不落凡:就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来,而不落到凡间俗世。
赏析:此诗是写秋末时节,主人家的菊花盛开,颜色鲜艳,不与百花一样被寒霜所摧残。诗人对这美景十分欣赏,并以此作为向方耕霞致敬的礼物。全诗用赋的手法,描写了菊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了菊之傲骨凌霜的精神品质。
旷庐落成移居赋此其二 卫生第一养天和,藏拙差宜老薜萝。 当户扑人山色秀,卜邻庇我树阴多。 田须二顷愁宽鹤,书未专家愧受鹅。 寄寓毗陵曾买宅,高风焚券羡东坡。 注释: 1. 旷庐:指宽敞的住所,也指宽敞的居所。 2. 卫生第一养天和:强调身体健康是养生的基础。 3. 藏拙差宜:隐藏自己的才能,不显山露水。 4. 当户扑人:形容景色美丽,如同画卷一般。 5. 庇我树阴多
【注释】 厌住市廛:居住在繁华的市井之中。 避俗:避免俗世的纷扰。 无风波处:没有风浪的地方,指幽静之地。 炎旭:太阳光灼热。 笺纸:书信纸张。 绮霞:彩色云霞。 一径:一条小径。 趣蝶:蝴蝶。 四时:四季。 部署:安排,布置。 利锁名缰:名利的束缚。 天赐清闲:上天赐予的悠闲时光。 【赏析】 此诗以“旷庐遣兴 其一”(乙丑)为题,是一首描写作者隐居田园生活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居住环境的清幽
注释: 扎齐豆架扎松棚,分付奚童趁老晴。 扎齐豆架,是搭建了一间小房子。扎松棚,是用松木搭建的帐篷。分付奚童,是吩咐仆人去取酒。趁老晴,是趁着晴朗的好天气。 有酒先为花作寿,无牛犹幸笔能耕。 有酒先为花作寿,是说有了酒就去为花庆祝生日,没有牛还是庆幸自己会写字能耕田。无牛犹幸笔能耕,是因为没有牛,但幸好自己会写字能耕田。 当车当肉齐颜触,苟合苟完卫子荆。 当车当肉,是形容自己像颜回一样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1. 旷庐落成移居 赋此 其一(乙丑):这句诗是诗人在旷庐落成后,选择在乙丑年移居新居并为此写下的诗歌。乙丑年是古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即以天干地支相配,其中“乙”对应于地支中的“丑”,所以这里的乙丑指的是特定的年份。 2. 四围隙处且编篱:这句诗的意思是在四周的空隙地方编织篱笆。这句话描绘了诗人在新居四周编织篱笆的情景,表达了他对新居环境的布局和规划。 3.
【解析】 此诗为“乙丑”年(1075)诗人在汴京任太学博士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人趋新尚异、弃旧崇新的倾向的不满,同时也流露出自己不甘随俗浮沉、追求个性独立的情怀。 其一:首联点题,表明自己的主张,即“吾道一以贯之”,不随波逐流;其二、三句用娄师德和陆游的事例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其四句则用“剑光”、“云影”来象征自己锐意进取的精神。 【答案】 ①最诩工:最善于做。②趋时:赶时髦,追逐时尚
``` 垂柳沈沈笼暮烟,秋塘水滑橹声圆。 长帆遇逆风欺客,启舱生凉月浸船。 绀宇疏钟残雨夜,酒楼高烛拱星天。 金阊不记几回宿,挟友求书未隔年。 ``` 注释: 1. 垂柳沈沈笼暮烟: 垂柳在黄昏时笼罩着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宁静的氛围。 2. 秋塘水滑橹声圆: 秋天的池塘因水流变缓而变得光滑,橹的声音在水中回响圆润。 3. 长帆遇逆风欺客: 长长的帆遭遇逆风,给乘客带来不便或挑战
这首诗是作者在乙丑年所作的一首感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感怀二律 其一 (乙丑) - 绝无聊赖喜临池,犹是消磨胜废时。 注释:我感到非常无聊,喜欢去池塘边散步,尽管这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但我宁愿这样做也不愿意浪费时间。 2. 造士频惊花样变,立言那笑布衣私。 - 新闻便当新诗料,老境还亏老友知。 注释:教育者频繁震惊于花样变化,而我谈论立身处世之道
诗句释义: 1. 兴到拈毫乱写诗,不分支派不求师: 兴致来了,随手拈起笔来胡乱书写诗歌。这里的“兴”指诗人的兴致或灵感,而“拈毫”则是拿起毛笔的意思。诗人在没有明确的主题或方向下随意创作。 2. 燕招风脚清尘院,蜂断花须落砚池: 燕子在院子里飞着,扬起了尘土;蜜蜂断了触须落在砚台上。这里通过燕子和蜜蜂的动态,描绘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3. 肝患已忘投药物
这首诗的作者用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对时局的看法。首先,他感叹自己无法与上天进行对话,因此选择高歌以抒发情感。然后,他指出新的咏叹难以描绘出当代人的状态,而旧时的题词则容易陷入模仿古人的窠臼。接着,他用大江南北群狼啸和名世英雄走马过来比喻当前社会的动荡不安。最后,他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认为风涛虽然已经平息,但长河恐怕也会有波涛汹涌。 译文: 问天不应且高唱,明月当头感慨多。 新咏难摹流辈状
何金寿(乙丑年生人)淮甸家家奉佛看,牧民道术猛兼宽。 诗书画是真才子,清慎勤为大好官。 注释: 1. 何金寿(乙丑年生人):乙丑年指的是农历的年份,乙丑年的人出生在农历的乙丑年。 2. 淮甸家家奉佛看:淮甸地区的每家每户都供奉佛祖,表示对佛教的尊重和信仰。 3. 牧民道术猛兼宽:牧民们在修行中,既追求高深莫测的法术,又保持宽容的心态。 4. 诗书画是真才子:指诗人、书法家和画家都是真正的才子
第一句“逸士开樽当友呼”,意为诗人邀请方耕霞一起饮酒,畅谈诗酒之乐。 第二句“怜渠能傲不能谀”,意为诗人同情那些能够保持自己尊严和独立思考的人,而对于那些阿谀奉承、趋炎附势之徒则感到失望和鄙视。 第三句“殿春芍药殿秋菊”,用典自杜甫《将赴荆南寄别杨丘使君》:“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其中“殿”是“压倒”的意思。此联的意思是:春天的牡丹花(芍药)秋天的菊花(菊),都是名花
无人不爱惠山泉,我酌山泉一怅然。 知己若非逢陆羽,收名定价属何年。 注释:没有人不喜欢惠山的泉水,我独自品鉴着这清澈甘甜的山泉,心中不禁感到惆怅。如果能够遇到知音陆羽,那将是多么幸运。但是,如果无法得到赏识和认可,那么我的名声又该如何定价呢?何时才能实现呢?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知音难寻的感慨。首句“无人不爱惠山泉”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惠山泉水的喜爱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诗句和译文的一一对应,以及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 1. 诗句释义: - 松风暗度石床凉:松树的风声悄然穿过石床,带来一丝丝清凉。 - 闲话平林寄意长:在平缓的树林间闲聊,寄托着长久以来的思绪与感慨。 - 一道山泉分九派:一条山泉从山中流出,分成九条小流,流向远方。 - 至今人说邵文庄: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谈论邵文庄的事情。 2. 译文: - 松风悄悄穿过石床
【注释】 偶缝破纳:缝衣的布被破了。纳,指布絮。拾残霞:捡拾落日的余晖。汲珠泉:用井水烹煮茶。更:再,又。碧云黄叶:蓝天白云下黄色落叶的院门。赊:远。 【译文】 偶然缝破布被拾取落日的余晖,又汲井水煮好茶。说空山没有颜色相,但蓝天白云下黄色落叶的院门却显得很远,很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乙丑年(公元1065年)所作,时年作者四十九岁。此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期间
【注释】 五十馀霜:五十多岁了。乙丑:宋孝宗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打包行脚不联班:指隐遁山林,不仕于官。联班,指做官、任职。蒲团:佛教徒坐禅的垫物,用蒲草做成圆球状。巴罗蜜:梵语音译名,即菩提子(Psidium guajava),一种热带果树,种子可入药。心头草:比喻杂念。 【赏析】 此诗是诗人隐居山中时的自况之作。诗人借“忍草庵”之题壁,以自嘲之笔,抒发自己退隐山林,不仕于宦之志趣
【注释】天遣:上天注定。三山: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隈(wēi):山的拐弯处。狂奴:指放荡不羁的人。忍字工夫:忍耐的功夫。 【赏析】 此诗以写景为主,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对世俗荣华富贵的不屑一顾以及超脱名利的旷达胸襟。 前两句描写庵堂周围环境。“天遣”二字,点明这是上天安排的,不可抗拒。“三山”是道教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用它来指代佛家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隈”,是山弯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