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缝破纳拾残霞,更汲珠泉煮好茶。
漫道空山无色相,碧云黄叶院门赊。
【注释】
偶缝破纳:缝衣的布被破了。纳,指布絮。拾残霞:捡拾落日的余晖。汲珠泉:用井水烹煮茶。更:再,又。碧云黄叶:蓝天白云下黄色落叶的院门。赊:远。
【译文】
偶然缝破布被拾取落日的余晖,又汲井水煮好茶。说空山没有颜色相,但蓝天白云下黄色落叶的院门却显得很远,很远。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乙丑年(公元1065年)所作,时年作者四十九岁。此诗写于诗人晚年隐居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偶缝破纳拾残霞”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偶遇一破絮布被,拾起残阳余晖。这一细节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体察。次句“更汲珠泉煮好茶”,则转入室内场景,诗人用井水煮茶,品味人生。这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平淡而真实的生活情趣。
第三句“漫道空山无色相”,“漫道”一词,表现出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感慨。他似乎在说:“尽管人们常说空山没有色彩,但实际上,空山也有其独特的美。”这种独特的美,并非肉眼所能捕捉,而是需要用心去体验。
尾句“碧云黄叶院门赊”,则进一步拓展了诗的主题。这里的“赊”字,既指时间上的遥远,也暗示了人生经历的艰辛。诗人用“碧云黄叶”形容秋天的景色,以突出其萧瑟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篇,更是一首蕴含哲理的人生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