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津直上势嵯峨,天险初从百二过。
两戒中分蟠太华,孤城北折走黄河。
复隍几见熊罴守,弃甲空传犀兕多。
汉阙唐陵尽禾黍,雁门司马恨如何?

诗句:潼津直上势嵯峨,天险初从百二过。两戒中分蟠太华,孤城北折走黄河。

  1. 注释与译文
  • 潼津直上势嵯峨:潼关地势高耸,气势雄伟。
  • 天险初从百二过:潼关位于天险之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 两戒中分蟠太华:潼关地处华山之中,地势复杂多变。
  • 孤城北折走黄河:潼关孤城北向,黄河穿城而过。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潼关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地位,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对自由的渴望以及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诗中的“潼津直上势嵯峨”形象地勾勒出潼关的地理位置和自然风貌,而“天险初从百二过”则突显了其战略重要性。通过对潼关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对自由和独立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

  2. 创作背景
    谭嗣同是清末民初时期的革命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民族危亡的现实。这首诗可能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支持。通过描写潼关的雄姿,谭嗣同可能在表达一种壮志未酬的感慨,同时也展示了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这种情感贯穿于诗的始终,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深刻的情感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