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觚棱别紫宸,孤舟遥下富川滨。
谁令江外渔樵侣,争识先皇侍从臣。
上殿似闻辛庆忌,行吟休拟楚灵均。
千秋公议存青史,应为朝廷惜此人。
【诗句释义】
- 回首觚棱别紫宸:觚棱,指宫殿屋脊上的装饰,比喻高耸的宫阙。紫宸,是皇宫中帝王所居之处。
- 孤舟遥下富川滨:指的是张篑山学士乘船离开京城,前往庐陵(在今江西)的情景。
- 谁令江外渔樵侣:是谁让江边渔夫和樵夫认识了这位先皇的侍从大臣呢?这里的“谁”字,可能是诗人自问或自答。
- 上殿似闻辛庆忌:辛庆忌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贤臣,他曾经在皇帝面前上奏过谏言,因此被后人誉为“谏议大夫”。这里用辛庆忌来比喻张篑山学士。
- 行吟休拟楚灵均:楚灵均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贤臣屈原,他的《离骚》被誉为千古绝唱,这里用屈原来比喻张篑山学士。
- 千秋公议存青史:千秋万代后,人们会记住这位贤臣的功绩,这些功绩将镌刻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成为永恒的记忆。
- 应为朝廷惜此人:既然张篑山学士是一位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物,那么朝廷应该珍视这样的人才,给予他们应有的待遇和荣誉。
【译文】
我看着你在宫殿的屋脊上挥手告别,你独自乘坐一叶孤舟驶向远方的富川。是谁让你在江边成为了渔夫和樵夫的知音?是你,那位曾为先皇效力的侍从大臣。我在朝堂之上聆听你的谏言就像听到了辛庆忌的声音,你的诗篇如同屈原般感人肺腑。你的丰功伟绩将被铭记于千年之后,朝廷也应珍惜这样的人才。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其才华的高度赞誉。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又有对其才华的钦佩之意。通过对友人的描绘,展现了其忠心耿耿、忠诚报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期待和对人才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