漭漭荆襄地,当年割据州。
营连九节度,星动五诸侯。
已共长江险,应关上将忧。
郭门传息壤,不障洞庭流。
《漫兴六首·其一》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按照要求逐句进行注释并赏析这首诗:
- 诗句注释:
- 漭漭荆襄地:辽阔的荆襄地区,这里指的是古代割据荆州和襄阳的地域。
- 当年割据州:指历史上曾存在过割据政权的时期,这里特别提到了“荆州”和“襄阳”,这两个地方在历史上曾经是军事重镇,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政治格局。
- 营连九节度:军队或势力范围广泛,如同连接了多个节度的统帅,这里强调的是军事力量的强大与集中。
- 星动五诸侯:如同星星般闪耀的军事力量,足以影响周围的五个或更多的国家,这反映了当时军事力量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 已共长江险:已经共同面对了长江的险峻地形,这里的“共”字体现了一种共同面对挑战的决心和勇气。
- 应关上将忧:应该会引起守卫边境的将领们的担忧,这里的“上”字可能是指边境上的将领,他们需要应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和挑战。
- 郭门传息壤:在国门附近流传着可以阻止敌军前进的肥沃土地,这里的“息壤”指的是传说中的土地神所赐给的土地,象征着国家的防御力量。
- 不障洞庭流:这样的土地并不能阻止洞庭湖的水流,这里的“障”字意为阻挡、阻止,而“洞庭流”则指的是洞庭湖水系,暗示了国家领土的宽广与不可侵犯。
- 赏析:
李梦阳的这首诗通过对荆襄地区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军事强盛的景象。诗中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和边疆安全的关切。特别是最后两句中的“郭门传息壤”和“不障洞庭流”,不仅展示了国家防御的坚固,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全的深切忧虑。此外,诗中的“江”、“荆襄”、“九节度”、“五诸侯”等词汇,都带有浓厚的历史色彩,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感和现实感。
《漫兴六首·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国家军事力量的赞美之作,也是一首富有历史深度和时代气息的作品。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关注,李梦阳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