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寻鲍公履,因之登翠微。
仙人不可见,海燕西南飞。
灌木蟠长根,清樾当门扇。
洞中自昏昼,日月安所归。
巑岏四百峰,高下相因依。
玄气结重云,山云漭相围。
服食宁所愿,庶免为人鞿。
徘徊暝色下,冷露沾裳衣。
【注释】
冲虚观:在今江西南昌市。观:道观,寺院。
我寻:作者的自称。鲍公履:指北宋隐士鲍照,因自号“东阳生”。翠微:山间云雾。
仙人不可见:指仙迹不可追寻。海燕西南飞:海燕从东南飞向西北。
灌木蟠长根,清樾当门扇:茂密的灌木丛生,其根盘曲如蛇行状,枝叶茂盛,树荫如门扇般挡在门前。
洞中自昏昼:在山中的洞内,昼夜不分,仿佛白天黑夜一样。
巑岏(lǒng):高大。四百峰:指庐山。
玄气结重云,山云漭相围:云雾弥漫四野,缭绕着山峰。玄气:指山中灵气。重云:浓雾。漭(mǎng):形容烟雾弥漫的样子。
服食宁所愿:服药炼丹又何必追求呢?服食、炼丹是道家求长生不老的一种方法,但作者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庶免为人鞿:希望避免被世人束缚。鞿(qiú):缰绳。
徘徊暝色下,冷露沾裳衣:在傍晚时分漫步,冷露打湿了衣服。暝色:夕阳西沉时的天色。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游历冲虚观时,通过描写山中景物,表达了诗人对于神仙传说的怀疑和对现实的感慨之情。
首联写诗人来到冲虚观,因之登上翠微。仙人不可见,海燕西南飞,既表现了山高林密的景象,又透露出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与期待。
颔联写山中景物。灌木蟠长根,清樾当门扇,形象地描绘出山中植物繁茂、树木参天的情景;洞中自昏昼,日月安所归,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世事无常的感叹。
颈联写山中云雾缭绕,山峦叠嶂,气势磅礴。玄气结重云,山云漭相围,描绘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观画卷。
尾联写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感慨。服食宁所愿,庶免为人鞿。诗人认为,即使修炼得道,也难免被世俗所困扰。徘徊暝色下,冷露沾裳衣,反映了诗人对于孤独寂寞的无奈和感伤。
整首诗以冲虚观为背景,通过诗人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他对现实世界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