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金景流房栊,一南一北云逢逢。
谁为此者惊愚蒙?
戴氏之鼎来河东,子水母土木火功。
古色不辨贯与崇,翡翠青间玫齐红。
饕餮怒张杂夔龙,蜿蜒之势何其工!
中有一马方双瞳,其下隐约凭社虫。
或云《乾》与《艮》相从,不然子午识夏冬。
纷纭众说胡能同,鲁真齐赝空懵懵。
何人博雅为谭宗,考图论世自镐丰。
忆昔神庙称时雍,斯器原出蓬莱宫。
天球河图与大镛,蜼敦纪甗争舂容。
金耶张耶椒房雄,乞而有之作清供。
大梁左右兴兵戎,豪门散尽随霜蓬。
零落不复求亡弓,呜呼治乱何匆匆,使我感叹填心胸。
大烹杳矣难继踪,此物合依蒲苇丛。
主人有阁名丹枫,阁之前后花纤茸。
两耳三距位当中,玩视聊寄疏且慵。
王生作歌纪始终,惭无长管摇白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题目“古鼎篇”表明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共八句,每句都以“一……、一……、谁……、戴氏之鼎来河东……”等格式开头,描述了古代鼎的各种特点和用途。
第一句“夜坐金景流房栊,一南一北云逢逢。”描绘了诗人在夜晚坐在华丽的房间里,看着天空中的云彩,它们时而南时而北地飘荡。这里的“金景”可能是指房间的装饰或者家具的颜色,而“云逢逢”则形容云彩的流动和变化。
第二句“谁为此者惊愚蒙?戴氏之鼎来河东,子水母土木火功。”提到了一种名为“戴氏之鼎”的器具,它是河东地区的特产,具有子水母土木火四种功能。这里的“惊愚蒙”可能是形容这件器具的神秘和不可思议,能够惊动无知的人。
第三句“古色不辨贯与崇,翡翠青间玫齐红。”进一步描述了这件器具的色彩和花纹。它的颜色古朴,但难以区分其材质的高贵与否。这里提到的“翡翠青间玫齐红”可能是指器具上镶嵌或雕刻的图案,色彩丰富而和谐。
第四句“饕餮怒张杂夔龙,蜿蜒之势何其工!”描绘了器具的形状和线条,饕餮(一种传说中的猛兽)张开嘴怒吼,夔龙和其他龙形图案交织在一起,展现出曲折蜿蜒的形态。这里的“蜿蜒之势”强调了这些图案的流畅和动感。
第五句“中有一马方双瞳,其下隐约凭社虫。”继续描绘了器具上的纹饰。其中有一匹马的形象,马的眼睛是两个瞳孔,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此外,还隐约可以看到一些昆虫的形象。
第六句“或云《乾》与《艮》相从,不然子午识夏冬。”提到了一些关于这种器具的传说和象征意义。有人猜测它与《易经》中的乾卦(代表天)和艮卦(代表山)有关,但也有人认为它只是识别季节的工具。
第七句“纷纭众说胡能同,鲁真齐赝空懵懵。”表达了对于各种不同说法和观点的看法。有人认为它们是真实的,也有人认为它们是假的,让人感到困惑和迷茫。
第八句“何人博雅为谭宗,考图论世自镐丰。”最后提到了一位博学多才的人,他通过研究和考证图谱来论述这个世界的历史和文化。这里的“谭宗”可能是指研究或讨论的主题,而“考图论世”则表明了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入研究。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鼎的各种特点和用途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这个物件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观。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重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