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水仍宜晓涨时,似无姿处最多姿。
融融和露逢三月,皎皎临风见一枝。
缟袖未依秦隐士,蕊宫休遇汉偷儿。
红尘拂面何曾染,枉赋刘郎紫陌诗。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亚水仍宜晓涨时”:亚水,指的是亚河。晓涨,即早上的涨潮。这里描绘了早晨河水上涨的景象。”宜”表示适合或恰当。整句意味着,在清晨涨潮的时候,河边景色最为宜人。
  2. “似无姿处最多姿”:这里的“姿”指的是姿态、风采。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即便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也能展现出独特的美丽。
  3. “融融和露逢三月”:融融,形容光线柔和。和露,指沾满露珠。这句诗描绘的是春日里,阳光下露水晶莹的景象,同时暗示这种美好时刻通常出现在春天。
  4. “皎皎临风见一枝”:皎皎,明亮的样子。临风,迎着风。这句诗描述了一枝花朵在春风中显得格外明亮和优雅。
  5. “缟袖未依秦隐士”:缟袖,白色袖子。秦隐士,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隐士。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状态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现实社会名利地位的淡泊。
  6. “蕊宫休遇汉偷儿”:蕊宫,花蕊所在之处,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仙境。汉偷儿,可能是指汉代的诗人。这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7. “红尘拂面何曾染”:红尘,指人间红尘,即世间纷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繁华世界的超然态度,认为那些红尘中的烦恼和诱惑都不曾沾染过他。
  8. “枉赋刘郎紫陌诗”:刘郎,可能指的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刘表。紫陌,古时京城长安的街道多以紫色装饰,因此称之。这句诗可能是说,尽管诗人有才华,但在尘世中却无法像刘郎那样写出流传千古的佳作。

赏析:

这首诗是乾斋再次赋咏白楼之景的重和之作。诗人通过对白楼及其周围环境的精细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的自然画卷。从晨起的亚水涨潮到春日的露珠晶莹,再到风中摇曳的花枝,每一个细节都被诗人赋予了深厚的意境和象征意义。

首联“亚水仍宜晓涨时”,诗人选取了早晨涨潮这一特定时刻,为读者营造出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生机的氛围。颔联则转向描写花朵,诗人巧妙地运用“似无姿处最多姿”这一反常逻辑,表达了即使看似平凡无奇的地方也蕴含着无限的魅力。颈联进一步丰富了画面,诗人借喻自己如同汉朝隐士一般超脱世俗,不沾染红尘。尾联则抒发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独特见解,认为虽然才华横溢却未能留下传世之作。

全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也反映了其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体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文人雅集之作,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