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林
悼亡妹 十年兄妹怅离居,恶问惊传涕泪馀。 急雪罢吟檐外絮,大雷空寄袖中书。 塞鸿影断乡关远,墓草痕生奠馈虚。 宝瑟凝尘长簟冷,潘郎憔悴欲何如? 注释: 1. 十年兄妹怅离居:指的是与妹妹在一起的岁月虽然只有十年,但感情深厚,难以割舍。 2. 恶问惊传涕泪馀:恶问可能是指不祥之问,惊传则是指消息传来后让人震惊,涕泪馀表示哭得泪流满面。 3. 急雪罢吟檐外絮:在急促的雪花停歇之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亚水仍宜晓涨时”:亚水,指的是亚河。晓涨,即早上的涨潮。这里描绘了早晨河水上涨的景象。"宜"表示适合或恰当。整句意味着,在清晨涨潮的时候,河边景色最为宜人。 2. “似无姿处最多姿”:这里的“姿”指的是姿态、风采。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即便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地方,也能展现出独特的美丽。 3. “融融和露逢三月”:融融,形容光线柔和。和露,指沾满露珠。这句诗描绘的是春日里
【注释】 宜春小苑:宜春,地名;小苑,花园。楼倚(yǐ)空:楼阁高耸,直插云际。 绿杨晴扫:指春风拂面,使杨柳的枝条随风飘舞,像用扫帚清扫一样。晴扫,晴朗地扫。千丝风:千丝,极言柳条之细;风,指和煦的春风。 湘帘翠卷暮山色:湘帘,湖南一带的帘子,这里借指帘幕;暮山色,傍晚的山色。 断霞散作鱼尾红:断霞,夕阳西下的晚霞;散作,分散成;鱼尾红,形容晚霞的颜色像游动的鱼尾一样艳丽。 美人旧事平阳主
诗题《题桃叶渡江图》,是清代诗人王丹林的作品。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之中。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细雨横塘记昔过”:这句诗描述了一幅宁静而古老的画面,雨水轻拂在横卧的塘面上,带给人一种历史的沉淀感。细雨如同时光的使者,记录着往昔的点点滴滴,使这幅画显得更加生动而富有故事性。 2. “画图开处奈愁何”:画面中的画作一旦被打开
白桃花次乾斋侍读韵 相逢不信武陵村,合是孤峰旧托根。 流水有情空蘸影,春风无色最销魂。 开当玉洞难知路,吹落银墙不见痕。 多恐赚他双舞燕,误猜梨院绕重门。 注释: 1. 武陵村:传说中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虚构村庄,位于现实地理上的桃源县。 2. 孤峰旧托根:意指山峰独立,如同孤独的树根般扎根于世。 3. 春水流过的地方,影子会因流水的流动而显得模糊。 4. 春风拂过的地方
寒食(清明节) 鸣鸠谷谷画楼边,欲雨还晴百五天。 香荠乱堆梁苑雪,绿榆小铸沈郎钱。 催花雨起无多日,衔纸鸢飞又一年。 赖得近时无火禁,茶床吹袅竹炉烟。 注释: 1. 鸣鸠谷谷画楼边,欲雨还晴百五天。鸣鸠:指春雨。谷谷:拟声词,形容雨声。画楼:指高楼,也指春天的景色。 2. 香荠乱堆梁苑雪,绿榆小铸沈郎钱。香荠:即荠菜,一种野菜。梁苑:古代地名,这里泛指京城附近的美景。沈郎:即沈约,南朝诗人
相逢不信武陵村,合是孤峰旧托根。 流水有情空蘸影,春风无色最销魂。 开当玉洞难知路,吹落银墙不见痕。 多恐赚他双舞燕,误猜梨院绕重门
亚水仍宜晓涨时,似无姿处最多姿。 融融和露逢三月,皎皎临风见一枝。 缟袖未依秦隐士,蕊宫休遇汉偷儿。 红尘拂面何曾染,枉赋刘郎紫陌诗
细雨横塘记昔过,画图开处奈愁何? 桃花一簇红无主,春水三篙绿始波。 解佩清狂馀仿佛,溅裙宿约竟蹉跎。 由来兰桨无情物,锦瑟华年送已多
十年兄妹怅离居,恶问惊传涕泪馀。 急雪罢吟檐外絮,大雷空寄袖中书。 塞鸿影断乡关远,墓草痕生奠馈虚。 宝瑟凝尘长簟冷,潘郎憔悴欲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