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径缘梯上,山花带雨开。
我来青嶂外,君卧白云隈。
树密环书榻,岚虚扑酒杯。
那能同卜筑,不惮蹑崔嵬。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手法及效果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需通读全诗,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诗句,结合选项进行分析判断。
(1)
“石径缘梯上,山花带雨开”,诗人登山途中所见。这两句是写景,写的是诗人登高望远的所见之景。首句写山路崎岖,石径蜿蜒,诗人沿着石阶而上;次句写山花烂漫,春雨初晴时,山中花儿开放。这两句写景,写的是诗人登山途中所见之景。
(2)
“我来青嶂外,君卧白云隈”,这两句是写景,写的是诗人登上山顶后所见之景。“我来”点出作者来到此地,“青嶂”指青翠的山峦,“白云隈”指山间云气缭绕的地方。这两句是写景,写的是诗人登上山顶后所见之景。
(3)
“树密环书榻,岚虚扑酒杯”,这两句是写景,写的是诗人登顶后所见之景。这两句描写了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茂密的树林环绕着书桌,山风轻拂,仿佛在扑动酒杯。这两句是写景,写的是诗人登上山顶后所见之景。
(4)
“那能同卜筑,不惮蹑崔嵬”,这两句是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那能”意思是“哪能够”,表示转折关系,“卜筑”指筑屋定居,“崔嵬”指高峻的山崖。这两句抒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之情和不畏艰险的精神风貌。
【答案】
译文:
踏石阶而上,山路蜿蜒曲折。山野中的野花盛开,雨水洗过之后显得更加鲜艳。我来到山外的小丘上,你睡在白云边的山冈下。树木茂密,围绕在书桌旁,山风吹来,仿佛在吹动酒杯。哪能与你一起筑屋定居呢?不怕攀登险峻的山峰。
赏析:
此诗为记事抒怀之作。乙卯年即1855年,作者张定一与友人游于鲁纳村访友,留数日。从诗的结构上看,前四句写景,中间六句叙事,最后四句是抒情。
第一二句写登高望远所见。首句写山路崎岖,石径蜿蜒;次句写春花烂漫,雨后开放。“石径”“山花”,都是眼前之景;“缘梯”“带雨”,则见其难行之状;而“我”来登山,则见其人之劳顿也。
第三四句写登顶所见。“我来”点出自己来到此地,“青嶂”指青翠的山峦,“白云”指山间云气缭绕之处。“青嶂外”、“白云隈”,皆指山间景物。“树密”“环书榻”,“虚”、“扑杯”都是形容景色的词语,都写出了山林的静谧之美。
五六句是写自己的心情。“那能”表示转折,“卜筑”指筑屋定居,“崔嵬”指高峻的山崖。这几句的意思是:哪里能够和你一起在这里安家呢,但我愿意不畏艰险地攀登险峻的山峰!这两句既表现了作者的豪迈情怀,又表现出他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清新可人,充满了生活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