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门烟树似西川,独立金台落照边。
乡国微茫劳远梦,家书重叠报荒年。
巴渝地埆翻盐井,夔峡滩高滞米船。
郑侠流民如在眼,一鞭何日上青天。
解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蓟门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天的景色以及自己的思乡之情。
诗句:蓟门烟树似西川,独立金台落照边。
注释:蓟门,指北京蓟门关,这里泛指北方边塞;西川,四川的别称;独立金台,形容自己站在高高的烽火台上独自观望;落照,夕阳的余晖。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蓟门烟树”四字勾勒出一幅辽阔的北方边塞图景,烟树茫茫,与西川相比,更显得荒凉孤寂。而“独立金台”则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豪情壮志,他不畏艰险,坚守岗位。
诗句:乡国微茫劳远梦,家书重叠报荒年。
注释:乡国,指家乡;微茫,模糊不清;劳远梦,指为了远方的家而感到劳累;家书,指家书;重叠,指书信多次寄送;荒年,指荒年歉收。
赏析:诗人用”微茫”来形容家乡的模糊不清,暗示着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而”劳远梦”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辛酸,因为距离而无法回家,只能在梦中见到家人。最后一句”家书重叠报荒年”,则是诗人对家乡贫瘠的直接写照,也表达了他对家乡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关心。
诗句:巴渝地埆翻盐井,夔峡滩高滞米船。
注释:巴渝,地名;地埆,土地贫瘠;翻盐井,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夔峡,地名;滩高,地形险峻;米船,运输米粮的船只。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三峡地区艰苦的生活环境和人民生活的艰辛。”巴渝地埆”四字描绘了土地贫瘠、生活困难的境况。”翻盐井”则进一步突出了这里的艰苦条件,需要翻越重重困难才能到达。而”夔峡滩高滞米船”则形象地描述了三峡地区地势险峻、水流湍急,使得运输物资的船只难以通行,进一步体现了当地的贫困状况。
诗句:郑侠流民如在眼,一鞭何日上青天。
注释:郑侠,人名;流民,指流离失所的百姓;一鞭,指马鞭;上青天,意为实现梦想。
赏析:诗人在这里以郑侠为引子,表达了他对流民命运的关切之情。”流民如在眼”四字,形象地描述了流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景象如同在眼前一般。”一鞭何日上青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他希望有一天能够看到国家强大、民族繁荣的景象,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能够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
诗歌总结:本诗是毛澄在清朝光绪年间所作《新秋感兴十二首》中的第十首。全诗通过对蓟门、西川等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同时,诗人还关注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疾苦,表达了对流民命运的关注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思考。